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吃完虾脸上起包怎么办

14688次浏览

吃完虾脸上起包的处理方法有停止吃虾、多喝白开水、口服抗过敏药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避免刮痧和搔抓等。

1、停止吃虾:吃完虾脸上起包通常都是因为过敏导致的。鱼虾蟹都是临床上很常见的过敏食物,吃了之后容易出现过敏情况,导致脸上起包,因此要立即停止吃虾。

2、多喝白开水:吃完虾脸上起包后还应该多喝白开水。虾肉已经进入了肠道当中,这个时候多喝些白开水能够增加排尿量,促进过敏性的物质代谢,使虾过敏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3、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果脸上起包的症状比较严重,甚至伴随明显的瘙痒感,说明过敏的情况比较严重,需要积极应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麻黄碱苯海拉明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4、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吃虾过敏之后,身体素质会变得比较差,这个时候应当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免疫力,对促进病情恢复有一定帮助。

5、避免刮痧和搔抓:尽量避免刮痧或搔抓起包的区域,以免引起进一步的炎症或感染。保持皮肤清洁和轻柔对待是很重要的。

如有不适,建议及时就医。

相关推荐

01:10
荨麻疹属于过敏性皮炎吗
过敏性皮炎一般指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通常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主要以风团样的皮损为主要特征表现,通常与过敏、感染、自身免疫、精神神经因素等多种原因有关。除风团外,患者可能还会出现明显的皮肤红斑、皮肤瘙痒症状。如果患者属于易过敏体质,在接触或食用过敏原后,可能就会引起荨麻疹。因此荨麻疹一般属于过敏性皮肤病的范畴。但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过敏就一定会导致荨麻疹,过敏也并不是导致荨麻疹的唯一病因,患者应及时就诊后在医生指导下查明具体原因。如果是过敏所致,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盐酸西替利嗪片、氯雷他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患者治疗期间应做好局部患处的护理,并远离潜在过敏原。
嘴唇下面一圈发红需要怎么处理
嘴唇下面有一圈发红,可能是该部位出现了过敏反应,由于患者不当,接触了刺激物而导致的过敏性的皮炎,或口周皮炎,或脂溢性皮炎,这几种病均可以出现红斑、局部的充血反应。在临床的处理上,可以局部外涂皮质类固醇类的药膏,比如外涂地奈德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也可以外擦他克莫司软膏等,非甾体类的药物也是有效的。因为目前有不少患者朋友,对激素在面部的使用是有禁忌的,而且是有顾虑,这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短期、少量的使用也都是可以的。如果患者伴有瘙痒,也可口服抗组胺药物来止痒,比如扑尔敏或塞根定,或者也可以口服第二代的抗组胺药,如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片等。使用药物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尽量的避免局部的揉擦,而且也尽量需要避免吃那些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同时还要做好防晒以及避免温泉、桑拿等高温、高热的刺激。如果炎症继续发展,患者也可以根据辨证论治的结果,内服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的中药进行调理,这样可以控制炎症的继续发展,缓解患者局部的红斑和充血的症状。
语音时长 02:37

2021-07-09

81926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能治愈吗
过敏性皮炎可以治愈,通过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病情逐渐趋于稳定,达到治愈目的。
过敏性皮炎会传染吗
过敏性皮炎为皮肤过敏性疾病,不属于传染性疾病,无传染性。但是该病影响外观、影响生活、影响心理甚至合并其他并发症,应及时治疗。
过敏性皮炎不能吃什么
过敏性皮炎不能吃刺激性食物、饮料、温热性质食物、鱼腥等食物,否则会加重病情。
02:52
过敏性皮炎如何预防
预防过敏性皮炎有三个重点:第一是得过皮炎预防复发:如以前得过过敏性皮炎已经根治,能明确具体的病因,只要远离这些过敏原就能预防过敏性皮炎复发。第二是保持皮肤滋润度,如果皮肤比较干燥、缺少水分、油分,容易诱发过敏性皮炎的发作。所以,应该重点保护皮肤,洗澡、洗漱后涂抹护肤品,避免缺水发干的情况。第三是身体免疫平衡,实际上,过敏性皮炎是一个身心疾病,紧张、焦虑、劳累、缺乏睡眠等情况会造成免疫失调,容易诱发过敏性皮炎。调节生活状态,维持免疫平衡就能避免过敏性皮炎的发生。
过敏性皮炎发病原因
过敏性皮炎发病的原因主要就是过敏,它的过敏原可以分为四大类。首先最常见的是接触过敏性皮炎,比如患者接触了洗涤用品,染发剂或者首饰等,这是一种接触性的过敏。第二类就是食物性的,有些人可以是因为食物引起,或者食物的添加剂引起的过敏,这种食物性的过敏常常是全身皮肤出现症状,全身的红斑、丘疹,伴有剧烈瘙痒。第三类原因就是吸入性的,通过呼吸引起的过敏,比如患者去潮湿的环境,吸入了大量的霉菌,它会引起全身的过敏。还有一类主要是注射,比如患者输液,输入一些中药的注射液,或者是抗生素一类的药物引起的,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药物引起的过敏性皮炎。像这种注射引起的,或者口服药引起的药物性过敏,它表现为全身性皮疹。
语音时长 01:16

2020-01-06

60410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可以自愈吗
关于过敏性皮炎自愈的问题,过敏性皮炎是能自愈的。首先要明确过敏性皮炎是怎么发生的,过敏性皮炎是因为过敏体质的人群接触到过敏原之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如果是小面积的接触性皮炎,比如面部的化妆品使用,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红斑,甚至是肿胀,皮肤过敏的边界很明确,接触到化妆品的地方就过敏了。这时候就应停止使用化妆品,局部给一些凉水湿敷,它逐渐的就会自愈。再比如穿一双凉鞋,新买的塑料鞋,穿完之后马上过敏,很明确就是塑料导致的过敏,不再接触以后,就会自愈了。真正是大面积的过敏性皮炎,其实是很难自愈的。一般来说导致大面积发生的过敏性皮炎,首先是很难明确过敏原。其次,有些大面积的过敏性皮炎是因为吸入性过敏,比如因为吸入了螨虫、霉菌或者花粉这些过敏原导致的过敏,这些过敏原是很难彻底避免的,那就很难达到一个自愈的状态,所以需要进行药物和自身的免疫调节的联合治疗,才能治愈病情。
语音时长 01:36

2020-01-06

54431次收听

02:31
过敏性皮炎是什么病
过敏性皮炎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皮肤病,是因为接触过敏原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病。门诊量占到皮肤科门诊量的第一位。急性期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严重患者可以出现水泡,甚至是水泡破裂之后出现糜烂面、大量的渗液等。急性期过敏性皮炎没有及时治疗,可以转成亚急性或慢性期表现,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粗糙,红斑的颜色变暗,伴有脱屑,非常严重的可以伴有大量的抓痕、皮肤苔藓样变、皲裂。过敏性皮炎的主要病因是因为患者自身是过敏体质,当患者免疫力下降或者遇到高敏的致敏原时,就会发生过敏反应。
02:29
过敏性皮炎能自愈吗
过敏性皮炎能否完全自愈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过敏原决定。如果是小面积的接触性皮炎,比如面部化妆品使用和穿塑料鞋导致的皮肤过敏,出现红斑,甚至是肿胀,只要及时的脱离过敏原,过敏局部用溶液湿敷一段时间后皮炎可以完全自愈。但是大面积发生的过敏性皮炎很难完全自愈,因为一部分患者很难明确过敏原。其次有些大面积的过敏性皮炎是因为吸入了螨虫、霉菌、花粉等过敏原导致,而这些过敏原很难彻底避免,那就很难达到自愈的状态。
02:30
过敏性皮炎患者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临床上,过敏性皮炎患者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忌口的。首先可以做过敏原检测,包括抽血做体外过敏原测试,如果并没有明显导致过敏的食物,不需要忌口。但是在急性发作很严重的状态下,建议患者尽可能少吃辛辣食物,避免进食海鲜、羊肉。如果过敏原检查发现过敏的食物,那就需要忌口。临床上有一些年老体弱或者幼儿,因为过敏性皮炎反复难愈,医生又要求忌口,但是长期的忌口会出现营养不良,反而不利于病情的恢复。所以过敏性皮炎患者是否忌口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决定。
过敏性皮炎需要用什么药
过敏性皮炎用药根据患者的病情可选用外用药物、口服药物以及静脉滴注等方法治疗。过敏性皮炎药物的选择需要根据疹型,还有严重程度来定。如果疹型是以红斑、丘疹为主,外用药可以选择药膏类的。如果面积大,也可以选择粉剂、水粉剂。如果皮损有渗出,可以以溶液为主,就是湿敷。渗出不多也可以用油膏,例如利凡诺锌油、氧化锌油等外用药。另外根据严重的程度选择口服药物,如果面积非常小,就不需要加口服药。如果面积较大,可以配合口服药物,例如抗组胺类药物。如果症状特别严重或者面积很大,抗过敏的药可能在急性期压不住,或者治疗效果不够好,需要加些激素类药物,例如强的松或者是甲泼尼龙等等。也可以通过输液治疗,例如地塞米松等等。
语音时长 01:34

2019-10-10

55763次收听

过敏性皮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它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用药物和系统用药两个方面。外用药物有糖皮质激素乳膏,止痒的药膏和收敛消炎的药物,糖皮质激素乳膏,常用的有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止痒的药膏有塞根定乳膏,盐酸氯环利嗪乳膏,还有炉甘石洗剂等药物,可以起到收敛消炎的作用。对于面积不是很大,症状较轻的,单独外用药物可以控制症状。严重的过敏性鼻炎可能需要系统用药,系统用药,包括抗组胺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常用的抗组胺药物,包括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
语音时长 01:19

2019-07-15

62512次收听

手上有小红点是怎么回事
如果手上出现小红点的情况,一定要对引起的病因进行详细的了解,只有弄清楚这些小红点的病因,才能对症治疗。先找到病因才是治疗的关键,导致手上出现小红点的原因,主要有过敏因素导致、皮肤感染、手足口病、皮炎等,都可以导致手上出现小红点的情况。
三岁宝宝过敏性皮炎怎么办
三岁宝宝如果患上过敏性皮炎,一般都用方面且副作用较低的脱敏滴剂治疗,一般需要持续三个月至半年的治疗时间,治愈后再继续服药两年可长期维持疗效。此外患儿要多吃蛋白质较高的食物,避免海鲜这类易过敏食物,也不要用热水洗脸和避免太阳光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