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流水是什么情况
脚气流水通常是指足癣继发感染引起的渗液现象,可能与真菌感染加重、细菌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足癣俗称脚气,主要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水疱、脱屑、糜烂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渗液、化脓。
足癣患者出现流水症状时,常见于浸渍糜烂型或水疱型足癣进展期。真菌破坏皮肤屏障后,局部潮湿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继发感染。此时患处可能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伴随红肿、疼痛加剧,甚至发热等全身症状。若未及时处理,可能诱发淋巴管炎或丹毒。治疗需联合抗真菌药物如硝酸咪康唑乳膏、联苯苄唑乳膏,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莫匹罗星软膏等抗生素。
少数情况下,脚气流水可能与接触性皮炎或湿疹样改变有关。长期使用刺激性药物或过敏体质患者,可能在真菌感染基础上出现过敏性皮炎,表现为渗出性皮疹伴剧烈瘙痒。此类情况需避免搔抓,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必要时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等弱效激素控制炎症。
保持足部干燥清洁是预防脚气加重的关键措施。建议选择透气的棉质袜子,每日更换并煮沸消毒。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浴盆等物品。出现渗液时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渗液减少后再外用抗真菌药膏。若伴随发热或皮肤快速扩散的红肿,须立即就医排查严重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