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注射胰岛素
注射胰岛素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特别是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关键激素,当人体无法自然分泌足够胰岛素或胰岛素作用受阻时,需通过注射补充。
1型糖尿病患者因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这类患者发病年龄通常较小,起病急骤,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骤降等,若不及时注射胰岛素可能引发酮症酸中毒。常用胰岛素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需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剂量。
2型糖尿病患者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出现胰岛功能衰竭或口服降糖药失效,此时需联合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注射胰岛素可帮助控制空腹及餐后血糖,预防眼底病变、肾病等并发症。预混胰岛素如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更适合此类患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不佳,为避免高血糖影响胎儿发育,需短期使用人胰岛素。这类胰岛素分子结构与人体天然胰岛素一致,不透过胎盘屏障。注射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围手术期患者因应激反应可能导致血糖剧烈波动,短期胰岛素注射可维持血糖稳定。术后恢复期再逐步过渡至原有治疗方案。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赖脯胰岛素注射液起效快,更适合此类情况。
某些特殊类型糖尿病如胰腺切除术后、囊性纤维化相关糖尿病,因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必须终身注射胰岛素。这类患者需配合胰酶替代治疗,并注意预防脂肪泻等并发症。
胰岛素注射需规范操作,定期轮换注射部位避免脂肪增生。注射前检查药液有无结晶或浑浊,使用胰岛素笔需每次更换针头。同时配合饮食控制与适度运动,避免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随身携带糖果预防低血糖,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立即进食含糖食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