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肛瘘应该怎么办
肛瘘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肛瘘通常由肛周脓肿破溃、克罗恩病、结核感染、外伤、肛腺感染等原因引起。
1、保守治疗
适用于低位单纯性肛瘘或手术禁忌患者。每日用温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坐浴1-2次,每次10-15分钟,可缓解局部炎症。保持排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若伴有便秘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
2、药物治疗
急性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控制感染。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外用利多卡因乳膏。结核性肛瘘需规范抗结核治疗,如异烟肼片联合利福平胶囊。
3、挂线疗法
通过橡皮筋或丝线缓慢切割瘘管,适用于单纯低位肛瘘。操作时将线体穿过瘘管内外口并扎紧,定期收紧促使瘘管逐渐愈合。该方法创伤小但疗程较长,需2-4周完成,期间需配合坐浴和抗感染。
4、瘘管切开术
传统开放式手术,彻底切开瘘管并清除坏死组织,适用于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需每日换药,配合红光照射促进创面愈合。可能发生肛门失禁、复发等并发症,需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操作。
5、激光闭合术
采用激光光纤精准汽化瘘管内壁,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的优势。术后24小时即可正常饮食,1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但对弯曲瘘管可能存在闭合不全风险,需术前完善MRI评估瘘管走行。
肛瘘患者日常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限制酒精摄入,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排便后建议用智能马桶冲洗或温水清洁,避免用力擦拭。可进行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功能,每日3组每组15次。若出现发热、剧烈疼痛、脓液增多等情况需及时复诊。术后患者需定期随访至瘘管完全愈合,期间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创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