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手术之后不能正常排便怎么办
痔疮手术后排便困难可通过调整饮食、适量运动、温水坐浴、药物辅助及心理疏导等方式缓解。术后排便障碍通常与创面疼痛、麻醉影响、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
痔疮术后早期因肛门创面存在,排便时疼痛可能导致反射性抑制排便。建议选择高膳食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促进肠蠕动,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术后24小时可开始床边活动,如缓慢行走10分钟每日3次,避免久坐久卧。排便前用40℃温水坐浴10分钟能放松肛周肌肉,减轻排便疼痛感。医生可能开具乳果糖口服溶液、麻仁软胶囊等缓泻药物,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部分患者因恐惧疼痛产生排便心理障碍,可通过腹式呼吸训练缓解紧张情绪。
若术后超过72小时未排便或出现腹胀腹痛,需及时告知医生排除肠梗阻等并发症。长期便秘可能增加吻合口出血风险,必要时需进行直肠指检或肛门镜检查。糖尿病患者术后更易出现排便困难,需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高龄患者因肠蠕动减慢,可配合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排便。术后2周内应避免用力排便,使用坐便器时脚下可垫矮凳保持膝关节高于髋关节的体位。
术后恢复期应建立规律排便习惯,晨起后饮用温水刺激胃肠反射,排便时集中注意力避免玩手机。饮食上增加火龙果、酸奶等润肠食物,忌食辛辣刺激及油炸食品。保持肛周清洁干燥,每次便后用温水冲洗,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评估创面愈合情况。如出现发热、持续便血或肛门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