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吸入性肺炎
吸入性肺炎是指因误吸食物、胃内容物或其他异物进入下呼吸道,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主要诱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意识障碍、胃食管反流等。
吸入性肺炎的典型表现为咳嗽、发热、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胸痛或咳脓痰。症状通常在误吸后数小时内出现,老年人和婴幼儿症状可能更隐匿。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胸部X线显示肺部浸润影。误吸胃酸导致的化学性肺炎起病急骤,而误吸固体食物可能引发阻塞性肺炎。长期卧床患者反复微量误吸可发展为慢性吸入性肺炎。
诊断需结合误吸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发现食物颗粒或脂质巨噬细胞有助于确诊。需与社区获得性肺炎、心源性肺水肿等疾病鉴别。严重病例可能出现呼吸衰竭、脓毒血症等并发症。糖尿病患者、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及老年人属于高危人群。
预防吸入性肺炎需注意进食体位,卧床患者进食时应抬高床头30-45度;存在吞咽障碍者应调整食物性状,必要时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保持口腔清洁,减少口腔细菌定植;胃食管反流患者避免睡前进食,必要时使用抑酸药物。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镇咳药物掩盖病情。医护人员对高危患者应采取预防性措施,如气管插管患者需定期吸引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