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要注意哪些
毛囊炎患者需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患处、调整饮食结构、规范用药及及时就医复查。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丘疹或脓疱。
1、皮肤清洁
每日用温水及温和清洁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肥皂或沐浴露。清洁后轻轻拍干水分,减少摩擦。出汗后及时清洁,防止汗液滞留加重炎症。
2、避免搔抓
搔抓可能导致感染扩散或遗留色素沉着。剪短指甲,夜间可戴棉质手套。瘙痒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炉甘石洗剂或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局部涂抹。
3、饮食调整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如油炸食品、甜点,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菠菜,以及含锌的牡蛎、坚果,有助于皮肤修复。
4、规范用药
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需使用酮康唑乳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伊曲康唑胶囊,均须严格遵循疗程。
5、就医复查
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或皮损持续扩大,提示可能发展为疖或痈,需及时就医。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更应定期复诊评估感染控制情况。
毛囊炎恢复期间应选择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紧身衣物摩擦患处。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3-5次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以增强免疫力,但运动后需立即清洁皮肤。洗澡水温控制在37-40℃,沐浴时间不超过15分钟。恢复期暂时避免游泳、泡温泉等可能污染皮肤的活动,直至皮损完全愈合。若需剃须或脱毛,应确保工具消毒并顺毛发生长方向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