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白内障必须手术吗
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通常建议手术治疗。高度近视患者晶状体混浊进展较快,且可能伴随视网膜病变,手术可同时改善视力并预防并发症。
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轴延长、眼球壁变薄,晶状体代谢易受干扰,白内障发展速度常快于普通人。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间视力下降或眩光,但随着混浊加重,矫正视力会显著降低。手术通过超声乳化吸除混浊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体,能有效恢复屈光介质透明性。部分患者可能因眼底存在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术后视力提升有限,但手术仍有助于延缓视网膜脱离等风险。若合并青光眼或黄斑出血等并发症,需优先处理原发病变再评估手术时机。
极少数暂未影响日常生活的轻度混浊患者,可定期观察。但高度近视者白内障进展难以预测,延迟手术可能导致晶状体核硬化增加手术难度,或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对于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偏低、玻璃体液化严重的患者,需个性化评估手术方案。
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及揉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眼底情况。高度近视患者即使完成白内障手术,仍需每年进行散瞳眼底检查,监测视网膜变性或裂孔等病变。日常建议佩戴防蓝光眼镜减少视疲劳,避免潜水、蹦极等可能引起眼压波动的活动,控制血糖血压以降低后续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