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焦虑症心肌缺血
抑郁症、焦虑症与心肌缺血是三种不同机制的疾病,但可能存在共病关系。抑郁症以持续情绪低落为核心症状,焦虑症以过度担忧和躯体紧张为特征,心肌缺血则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胸痛。三者需分别通过心理评估、心电图及冠脉造影确诊。
抑郁症的典型表现包括兴趣减退、睡眠障碍及自我否定,可能与遗传、应激事件或神经递质失衡有关。焦虑症患者常有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亢进症状,与杏仁核过度激活相关。心肌缺血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典型症状为劳力性胸痛,但非典型病例可能仅表现为乏力或气促。长期抑郁焦虑可通过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加重心脏负荷,而心肌缺血引发的躯体不适又可反向诱发情绪障碍。临床处理需精神科与心内科协同,心理治疗联合抗抑郁药物可改善共病状态,β受体阻滞剂既能控制心律失常也可缓解焦虑的躯体症状。
建议共病患者建立规律作息,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避免高脂饮食以防动脉硬化进展。学习正念呼吸训练有助于缓解急性焦虑发作,家属应协助监测心率血压变化。需定期复查心电图与心理量表评估,精神类药物调整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突然停用抗抑郁药可能诱发撤药反应。当出现持续胸痛或自杀意念时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