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被撞肿了怎么办
脸上被撞肿了可通过冷敷消肿、热敷散瘀、药物缓解、观察症状变化、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撞肿通常由外力撞击导致毛细血管破裂、软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
1、冷敷消肿
撞伤后24小时内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肿胀处,每次10-15分钟,间隔1-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血管减少出血,缓解疼痛和肿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冰袋需用干净毛巾包裹。
2、热敷散瘀
受伤24小时后可改用40℃左右热毛巾外敷,每日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淤血消散。热敷时注意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若肿胀加重需停止热敷。
3、药物缓解
遵医嘱可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局部喷涂,或口服活血化瘀类药物如血府逐瘀胶囊。外用药需避开破损皮肤。若出现皮肤过敏需立即停用。不可自行使用激素类药膏。
4、观察症状变化
需密切观察肿胀是否持续扩大,是否伴随视力模糊、剧烈头痛、呕吐等症状。轻微肿胀通常3-5天消退,若72小时后仍无改善或出现发热,提示可能存在感染或骨折。
5、及时就医
若肿胀伴随开放性伤口、鼻梁变形、牙齿松动、意识障碍等情况,需立即就诊。颌面部骨折可能引起呼吸困难,颅底骨折可能出现熊猫眼征,均属急症范畴。
恢复期间应保持头部抬高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饮食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限制辛辣刺激食物。48小时内禁止饮酒以免加重出血。若肿胀波及眼部,需暂停佩戴隐形眼镜。日常活动需注意防护,运动时建议佩戴面部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