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里面肿了怎么办
耳里面肿了可通过保持耳道清洁干燥、冷敷消肿、遵医嘱使用药物、避免掏耳、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耳里面肿了通常由外耳道炎、中耳炎、过敏反应、外伤感染、耳部湿疹等原因引起。
1、保持耳道清洁干燥
耳道内肿胀时需避免进水,洗澡时可用棉球堵住外耳道。不要用不洁工具掏耳,防止加重感染。生理性肿胀可能与耳道潮湿有关,保持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若伴随瘙痒或渗液,可用无菌棉签轻轻蘸取分泌物。
2、冷敷消肿
外伤或过敏导致的耳部肿胀,可用干净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15分钟,每日重复2-3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充血,但需避免冻伤皮肤。禁止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冷敷后需擦干耳周水分。
3、遵医嘱使用药物
细菌感染引起的外耳道炎可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真菌感染需用硝酸咪康唑乳膏。过敏反应可口服氯雷他定片,外涂氢化可的松乳膏。使用药物前需清洁耳道,滴耳液需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
4、避免掏耳
耳道肿胀期间禁止用挖耳勺、棉签等工具刺激患处,可能划伤皮肤加重炎症。耳垢栓塞导致的肿胀应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取出。若耳道内有异物感,可能为耵聍或昆虫进入,需就医处理。
5、及时就医
持续肿胀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听力下降时,需排查中耳炎或乳突炎。耳部带状疱疹可引起剧烈疼痛和肿胀,需尽早使用阿昔洛韦片抗病毒治疗。耳道内疖肿破溃后可能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医生进行引流和消毒。
耳里面肿了期间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减少海鲜等易致敏食物摄入。睡眠时尽量保持患耳朝上,防止压迫加重疼痛。不要自行使用偏方滴耳,如大蒜汁、酒精等可能损伤鼓膜。游泳或洗头时建议佩戴防水耳塞,康复前避免乘坐飞机以防气压变化损伤耳道。若为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避免孩子抓挠患耳,并及时修剪指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