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预防帕金森病7注意

25414次浏览

预防帕金森病需注意避免长期接触农药、控制血压血糖、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铝制品使用、定期筛查早期症状。

1、避免农药接触

长期接触有机磷类农药可能增加帕金森病发病概率,农业工作者需做好防护措施,如穿戴手套口罩,作业后及时清洗皮肤。家庭园艺建议选用生物杀虫剂替代化学农药,存放农药的容器应密封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

2、控制血压血糖

高血压糖尿病可能加速黑质多巴胺神经元退化,中老年人群应定期监测指标。通过低盐饮食、有氧运动将血压维持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空腹血糖控制在6.1毫摩尔每升以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降压降糖药物。

3、坚持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3-5次太极拳或游泳等协调性运动,每次持续30-45分钟,可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运动时心率维持在220-年龄×60%至70%的区间,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关节损伤。

4、保持规律作息

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影响α-突触核蛋白代谢,建议固定每天23点前入睡并保证7-8小时睡眠。午休时间不超过30分钟,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卧室温度保持在20-24摄氏度为宜。

5、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300-500克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西蓝花、苹果,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搭配亚麻籽、奇亚籽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每周食用深海鱼类2-3次,减少红肉及加工肉制品摄入。

6、减少铝制品使用

避免长期使用铝制炊具烹饪酸性食物,尤其不建议用铝锅熬煮番茄等食材。选购食品时注意查看添加剂成分,减少明矾含铝膨松剂摄入,可用玻璃或陶瓷容器替代铝箔包装食品。

7、定期筛查症状

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神经系统检查,重点关注静止性震颤、写字过小征等早期表现。有家族史者可通过基因检测评估风险,发现动作迟缓或步态异常时应及时至神经内科就诊。

预防帕金森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保证充足饮水,戒烟限酒,保持乐观情绪。适当进行认知训练如阅读、下棋,避免头部外伤,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出现嗅觉减退或快速眼动期睡眠行为障碍等前驱症状时,建议完善经颅超声等专项检查。

相关推荐

中毒极有可能会引发帕金森
中毒极有可能会引发帕金森,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下自己的生活环境。那么帕金森的病因主要表现在哪里呢?这个问题也是人们经常咨询的,下面就让权威专家来为我们解说下。帕金森的病因主要有下面几点:(1)中毒因素:包括化学物质中毒、有害气体中毒和药物中毒,这些都是帕金森的综合病因。常见的帕金森的病因有锰、汞、氰
老年人帕金森综合症遗传吗?
老年人帕金森综合症遗传吗,传男还是传女,通常来讲,这类疾病不易被发现,只有正规医院检查时才会发现帕金森初期的一些症状,对于中年人而言,帕金森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震颤、运动障碍、运动徐缓、强直等,无论是那种都会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男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医院
男性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医院,哪个医院看神经内科帕金森好,用什么方法检测患没患上帕金森呢,帕金森是一种慢性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身上,但是由于帕金森的病症和其他一些疾病相似,容易造成帕金森的误诊,所以能做好帕金森的诊断非常重要,下面我们听听专家的介绍。
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诊断
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诊断对进一步的治疗非常重要,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主要的高发人群是中年人,其症状主要变现为震颤、运动障碍、反应迟缓等病症,如果患者出现了这些症状就应该及时地到医院进行中年帕金森氏综合症诊断。
帕金森病诊断方法有哪些呢
帕金森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临床症状评估、神经系统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基因检测等。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
帕金森病可以活多少年
帕金森疾病可以活多少年,这是不能够一概而论的。通常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寿命,但是也不能排除患者在疾病晚期时病情加重,是有可能会影响到寿命的。而目前认为帕金森疾病可以存活20年左右,但是也不能排除部分患者的症状,发展会比较快速,所以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建议患者发现帕金森疾病后,应该要早期的接受治疗,可以利用药物或者物理治疗延缓病情的发展,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这样才能够延缓患者的生命。建议患者要放松心情,平时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语音时长 01:06

2021-06-10

90591次收听

帕金森病的中医治疗
对于帕金森疾病患者来说,通常可以采用中医治疗的方案来延缓病情的发展。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中药进行治疗,这样能够符合人体的整体观念,但是中药成分比较复杂,需要从局部到整体对帕金森进行多系统、多方位、多层次进行治疗,治疗不能够局限。而中医认为肾阳虚造成的精亏是帕金森发病的原因,所以需要积极的配合医生进行补充治疗,才能够缓解病情。建议患者最好可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具体服用的药物还需要谨遵医嘱,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05

2021-06-10

97612次收听

03:05
帕金森怎样治疗最好
帕金森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肢体的抖动、肌张力增高、面部表情减少、走路慌张步态,早期影响嗅觉,到后期影响情绪,也可以影响记忆力。帕金森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目前来说发病原因还没有研究透彻,没有一个有效的药物来彻底的根治或者逆转,临床的治疗主要是减轻症状,通过药物的调节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帕金森病人通过精细化的调药,可以正常的生活,晚期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们要加强照看,避免发生继发性的跌倒。
01:41
帕金森有哪些危害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种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很高。帕金森病的危害对患者影响极大,使很多患者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造成了很消极的影响。帕金森病患者身体运动迟缓、出现震颤、僵直等症状进而有可能引起焦虑、抑郁等症状,导致患者心灵闭锁,远离社会。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到中晚期会影响到吞咽发声,晚上翻身困难,失眠等。严重的患者到晚期会因为肌肉挛缩、关节强直而卧床,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
01:18
哪些帕金森病人可以做DBS手术
帕金森病发病后,单纯药物治疗有效,仅能维持几年蜜月期。随着疾病的进展,出现药物治疗无效的轴性症状和认知功能下降。DBS手术主要是用于以前药物治疗疗效逐渐减退或者出现药物的副反应。对于震颤比较严重的这部分患者,手术应当适当提前。但如果出现了幻觉或者频繁的跌倒或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痴呆等,说明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手术时间窗。最佳时间为病程5年以下,药物治疗不理想且病人强烈要求可放宽至病程已经满三年以下。一般,患者需要小于75岁,但是如果患者各项检查符合手术要求,也可以放宽手术年龄。
帕金森遗传吗
帕金森氏病90%没有遗传方面的病史,家族史里边没有遗传的病史的情况,10%有遗传情况。家族史里边发病有阳性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单发的、个体的特发的病例。帕金森氏病它有遗传的基因方面的因素,同时还有环境方面的因素。基因因素加上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了患者的发病。所以帕金森氏病只有10%家族史是阳性的,特别是年轻的发病病例,可能家族史里边有阳性病史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但是90%患者的家族史都是阴性的,它是单个的特发病例。它是一个退行性病变的发病的过程。发病的时间可以有年轻可以有中年,也可以有老年的发病。它的发病的过程是一个退行性疾病的演变过程。发病的时间病程可能时间比较长,发现的早,治疗的及时,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保守治疗、手术的治疗在目前都不是什么难题,早发现早治疗,不管是什么样的病例,不管是年轻的还是中年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帕金森氏病遗传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它往往是遗传的因素加上环境的因素,双重作用之下才引起发病的,所以这个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的深入的研究,可能将来会有新的突破发现。
语音时长 02:07

2019-12-20

51704次收听

01:34
为什么会得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是以遗传易感性的内因和环境外因共同作用导致为主。一、内因,有遗传易感性基因的人群是帕金森病的易患人群,患病的几率明显比普通人高,临床上多数帕金森患者是散发存在的,也说明还有其他因素。二、外因,即外界环境的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心理因素、饮食、情绪、空气、脑部感染和部分疾病等。目前全世界报道的跟某一个突变基因相关的家族性的帕金森相对较少。
02:20
帕金森病的症状
帕金森病的症状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运动症状;第二,非运动症状。运动症状就是临床上比较关注的,包括强直、少动、肌张、震颤,还有姿势反射异常。而非运动症状,包括精神障碍、睡眠障碍,还有嗅觉的减退,感觉的减退等等。运动症状最典型的是运动减少、运动缓慢。患者动作变慢、启动困难,甚至出现冻结步态、面部表情减少,这是帕金森的核心症状。帕金森病人也会出现非运动症状,最早的表现是出现嗅觉的减退、睡眠的障碍,可能会出现不宁腿现象,还有认知功能的障碍,以及情绪的异常。
帕金森病人需要做的检查有哪些
帕金森病常用的检查,包括震颤分析,通过震颤分析,可以分析震颤的频率是同步的还是交替的,是姿势性的还是意向性的。帕金森病的检查还包括磁共振,磁共振有助于鉴别脑血管病,有助于鉴别多系统萎缩,还可以使用PET-CT进行确诊。
语音时长 01:01

2018-09-14

62917次收听

怎么治疗帕金森病
治疗帕金森病有药物治疗,患者还可采用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平时也要做好康复治疗。帕金森病应该早诊断早治疗,首先是药物治疗,帕金森病是多巴胺缺失,通过补充体内的多巴胺,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加强身体锻炼,能够有效的提高生活质量。
语音时长 01:17

2018-09-14

65869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