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穿孔不治疗的后果
鼓膜穿孔不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反复感染、中耳结构损伤等后果。鼓膜穿孔通常由外伤、感染等因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鼓膜穿孔后未及时修复,外耳道与中耳腔直接相通,外界细菌易侵入中耳引发感染。长期反复感染可导致化脓性中耳炎,出现耳痛、流脓等症状,炎症可能扩散至乳突或颅内。穿孔边缘持续不愈合会形成钙化斑块,进一步阻碍鼓膜自我修复。穿孔面积较大时,声波传导效率降低,出现传导性耳聋,长期单侧听力下降可能影响语言分辨能力。严重穿孔可能累及听小骨链,造成听骨粘连或腐蚀,需手术重建听力结构。
婴幼儿鼓膜穿孔未治疗可能影响语言发育,因听力下降导致语音输入不足。糖尿病患者穿孔后感染风险更高,易发展为坏死性中耳炎。航空旅行或潜水时,未愈合的穿孔可能导致气压创伤性中耳炎。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耳鸣、眩晕等内耳症状,与窗膜破裂或迷路炎有关。
鼓膜穿孔患者应保持耳道干燥,避免游泳或淋浴时进水,使用防水耳塞保护。不要自行掏耳或向耳内滴药,防止继发感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组织修复,如鸡蛋、西蓝花等。避免用力擤鼻或打喷嚏,防止气压骤变加重损伤。建议每3-6个月复查耳内镜,监测穿孔愈合情况,活动性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等药物。听力持续下降者需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检查,必要时行鼓室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