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后角2度损伤怎么办
半月板后角2度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损伤通常由运动创伤、退行性改变、关节不稳、先天性发育异常、长期负重等因素引起。
1、保守治疗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制动,使用支具固定膝关节4-6周。损伤后48小时内可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建议卧床时抬高患肢,避免膝关节旋转动作。疼痛缓解后可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踝泵训练等低强度运动。
2、物理治疗
超声波治疗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周3次连续2周可缓解肿胀。脉冲射频治疗通过电磁效应减轻疼痛,每次20分钟共10次为1疗程。体外冲击波治疗适用于慢性期患者,需间隔5-7天重复3-5次。水疗池中行走训练可减少关节负重,水温宜保持在32-34摄氏度。
3、药物治疗
塞来昔布胶囊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疼痛,肠胃不适者可用艾瑞昔布片替代。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促进软骨基质合成,需连续服用8周以上。急性肿胀期可短期使用地奥司明片改善微循环。疼痛明显者可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每日涂抹不超过3次。
4、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注射液每周1次连续5次为标准疗程,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富血小板血浆注射需抽取自体血液制备,每年可重复2-3次。严重滑膜炎患者可考虑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注射后需保持膝关节制动48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5、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红区损伤,术后需佩戴锁定支具6周。部分切除术用于无法修复的白区损伤,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被动活动。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适合年轻患者广泛损伤,需配合12个月系统康复。术后康复包括持续冷敷、渐进性负重训练及本体感觉恢复练习。
康复期间建议控制体重至BMI<24,每日补充牛奶300毫升及深海鱼类100克有助于软骨修复。游泳和骑固定自行车是理想的低冲击运动,每周3次每次不超过40分钟。避免爬山、深蹲等增加膝关节压力的动作,上下楼梯时应扶扶手减轻负重。睡眠时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位,定期复查MRI观察愈合情况。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