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牙周炎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严重的牙周炎可能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牙槽骨吸收、全身系统性疾病风险增加等后果。牙周炎是由牙菌斑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与细菌感染、免疫反应异常、遗传因素等有关。
1、牙齿松动脱落
牙周炎长期未控制会导致牙周韧带破坏和牙槽骨吸收,牙齿逐渐失去支撑。早期表现为牙龈出血、口臭,进展可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需通过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炎症,严重者需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辅助治疗。
2、牙槽骨吸收
炎症持续刺激会激活破骨细胞,导致不可逆的牙槽骨高度降低。X线片可见骨密度下降和骨缺损,可能伴随面部轮廓改变。骨吸收达根长三分之一时需考虑引导骨组织再生术,配合骨粉填充材料修复缺损。
3、消化系统影响
牙齿缺失后咀嚼功能下降易引发胃肠负担加重。研究显示牙周致病菌可能通过消化道迁移,与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相关。建议缺失牙患者选择易消化食物,必要时使用复方消化酶胶囊帮助营养吸收。
4、心血管风险
牙周病原体及炎症介质可能进入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临床观察显示重度牙周炎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的概率显著增高。控制牙周炎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措施。
5、糖尿病恶化
牙周炎与糖尿病存在双向关系,慢性炎症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牙周治疗愈合延迟,需在内分泌科指导下使用格列美脲片等药物协同管理。
牙周炎患者应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线清洁,每3-6个月进行专业洁治。吸烟者需戒烟以改善牙龈微循环,糖尿病患者要严格监测血糖。出现牙齿松动、牙龈脓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口腔科进行牙周探诊和影像学检查,晚期病例可能需进行牙周翻瓣术或拔牙后种植修复。日常可适量增加维生素C和钙质摄入,使用含氟牙膏预防根面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