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损伤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或锻炼过程中,因动作不当、过度负荷、意外碰撞等原因导致的身体组织损伤,主要包括肌肉拉伤、韧带扭伤、关节脱位、骨折等类型。
1、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多因热身不足或突然发力导致肌纤维撕裂,常见于大腿后侧肌群和腓肠肌。轻度拉伤表现为局部疼痛和轻微肿胀,可通过冷敷和制动缓解。重度拉伤可能伴随淤血和功能障碍,需使用弹性绷带固定并就医。
2、韧带扭伤
韧带扭伤常发生于踝关节和膝关节,由关节过度扭转引起。典型症状包括关节稳定性下降、肿胀和压痛。急性期需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严重者需核磁共振检查排除韧带断裂。
3、关节脱位
关节脱位指骨端脱离正常位置,多见于肩关节和手指关节。损伤后会出现关节畸形、剧烈疼痛和活动受限。须由专业医生进行手法复位,复位后需用支具固定3-4周,避免形成习惯性脱位。
4、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是骨骼长期反复受力导致的微小骨裂,好发于胫骨和跖骨。初期表现为运动后局部钝痛,休息后缓解。X线早期可能无异常,需通过骨扫描确诊。治疗需完全停止负重活动6-8周。
5、肌腱炎
肌腱炎因重复动作引发肌腱慢性炎症,常见于跟腱和肩袖肌腱。特征为活动时疼痛加重伴捻发音。急性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慢性期需进行离心训练改善肌腱力学性能。
预防运动损伤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选择合适护具,控制运动强度和时长,运动后进行拉伸放松。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功能障碍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导致慢性损伤。日常可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C促进组织修复,水中运动可减少关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