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痰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吸痰操作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注意动作轻柔、控制负压、观察患者反应,并做好设备消毒。主要注意事项有操作前评估、体位选择、吸痰管插入深度、负压调节、操作后护理等。
1、操作前评估
吸痰前需评估患者意识状态、血氧饱和度及痰液性状。昏迷患者需先检查口腔有无义齿,气管切开患者应确认套管固定情况。痰液黏稠时可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稀释。
2、体位选择
清醒患者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昏迷患者采用仰卧位头后仰。气管切开患者需保持颈部伸展,防止套管移位。体位不当可能导致误吸或黏膜损伤。
3、插入深度
经鼻吸痰插入深度为鼻尖至耳垂距离加2厘米,经口吸痰插入10-15厘米。气管插管患者吸痰管应超过导管末端1-2厘米,插入过深可能刺激气管隆突引发呛咳。
4、负压调节
成人负压控制在40-53kPa,儿童20-40kPa,婴幼儿13-20kPa。负压过高易损伤黏膜,过低则吸痰效果差。吸痰时间单次不超过15秒,两次操作间隔3分钟以上。
5、操作后护理
吸痰后立即听诊肺部呼吸音,观察痰液颜色和量。协助患者漱口,气管切开患者需消毒造瘘口。记录痰液性状和患者耐受情况,出现发绀或心率异常需暂停操作。
吸痰后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鼓励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鼻腔,气管切开患者每4-6小时消毒套管。注意观察有无黏膜出血、喉痉挛等并发症,痰液黏稠者可增加水分摄入或使用祛痰药物。操作者需定期接受培训,掌握最新版操作指南,所有设备使用后须彻底消毒避免交叉感染。长期需要吸痰的患者家属应接受专业指导,掌握居家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