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狭窄的原因是什么
主动脉狭窄可能由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风湿性心脏病、退行性钙化、感染性心内膜炎、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引起。主动脉狭窄通常表现为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
1、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
先天性主动脉瓣畸形是婴幼儿及青少年主动脉狭窄的主要原因,表现为主动脉瓣二叶畸形或单叶畸形。这类患者出生时即存在瓣膜结构异常,导致血流通过受阻。随着生长发育,瓣膜狭窄逐渐加重,可能伴随左心室肥厚。早期可通过超声心动图确诊,中重度狭窄需考虑球囊扩张术或瓣膜置换术。
2、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脏病多见于青壮年,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引发免疫反应,导致主动脉瓣叶增厚、粘连。患者常有反复咽喉炎病史,后期出现瓣膜狭窄合并关闭不全。听诊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样杂音,需长期使用苄星青霉素预防复发,严重者需行机械瓣膜置换术。
3、退行性钙化
退行性钙化性主动脉狭窄常见于65岁以上老年人,因瓣膜长期机械应力作用导致钙盐沉积。钙化从瓣膜基底部开始,逐渐向瓣叶蔓延,最终形成固定狭窄。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疾病进展缓慢但不可逆。轻度狭窄可药物控制,重度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4、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可通过细菌赘生物破坏瓣膜结构,愈合过程中形成瘢痕挛缩导致狭窄。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患者多有发热、栓塞表现。急性期需静脉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后期遗留的严重狭窄需手术修复。
5、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累及主动脉根部,导致瓣环硬化及活动受限。多与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相关,常合并冠状动脉疾病。控制血脂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需管理其他心血管风险因素。终末期狭窄合并心功能不全时需综合评估手术指征。
主动脉狭窄患者应定期监测心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饮食需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戒烟并控制血压血糖,遵医嘱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钠片时需定期监测INR值。出现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查心脏超声。术后患者需终身随访,预防人工瓣膜相关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