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疾病会引起痔疮呢
痔疮可能由肛垫下移、静脉曲张、长期便秘、妊娠压迫、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等疾病或生理因素引起。
1、肛垫下移
肛垫是直肠末端的正常组织结构,当肛垫的支撑组织发生退化或断裂时,可能导致肛垫下移形成痔疮。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与结缔组织老化有关。患者可能出现排便时肿物脱出、肛门坠胀感等症状。日常可通过提肛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严重时需行痔切除术或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2、静脉曲张
直肠静脉丛长期充血扩张可导致静脉壁薄弱,形成静脉曲张性痔疮。久坐久站、腹压增高等因素会加重静脉回流障碍。患者常见肛门瘙痒、便后滴血等症状。治疗可选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复方角菜酸酯栓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改善循环。
3、长期便秘
排便时过度用力会使直肠静脉压力持续升高,逐渐形成痔核。粪便干燥还会摩擦损伤肛管皮肤,诱发炎性外痔。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等缓泻剂,必要时采用开塞露辅助排便。
4、妊娠压迫
增大的子宫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妊娠期痔疮高发。孕激素还会松弛血管壁,加重静脉曲张。孕妇应避免久坐,侧卧休息减轻压迫,可用温水清洗肛门。产后多数痔疮可自行缓解,持续症状者可选用孕产妇安全的痔疮栓剂。
5、门静脉高压
肝硬化等疾病引起的门静脉高压会使直肠静脉回流受阻,形成特殊类型的痔疮。这类患者常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需警惕消化道出血风险。治疗需针对原发病,必要时行门体静脉分流术降低压力。
预防痔疮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摄入足够水分和30克以上膳食纤维,避免久坐超过2小时。建议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便后使用柔软纸巾清洁,出现持续便血或脱垂症状应及时至肛肠科就诊。痔疮发作期可每日温水坐浴2次,每次15分钟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