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里长息肉会有什么症状
胃息肉多数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隐痛、腹胀、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或贫血等症状。胃息肉可能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胃黏膜刺激、遗传因素、胃酸分泌异常、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
1、上腹隐痛
胃息肉引起的疼痛多表现为剑突下持续性钝痛或灼烧感,进食后可能加重。这种疼痛通常与息肉刺激胃黏膜或影响胃蠕动有关。若疼痛突然加剧或放射至背部,需警惕息肉恶变或并发胃穿孔。
2、腹胀
较大息肉可能阻碍胃排空,导致餐后饱胀感明显,常伴有嗳气。胃窦部息肉更容易引发此类症状,可能被误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持续腹胀超过两周应进行胃镜检查。
3、恶心呕吐
带蒂息肉在胃蠕动时可能翻转阻塞幽门,引发阵发性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广基息肉若生长在贲门附近,可能导致吞咽困难。反复呕吐需排除息肉脱落引起的消化道梗阻。
4、消化道出血
表面糜烂的息肉可引起隐性出血,表现为黑便或粪便隐血阳性。腺瘤性息肉出血概率较高,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缺铁性贫血。突发呕血或血便提示息肉血管破裂,属于急症情况。
5、贫血相关症状
慢性失血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贫血表现。胃底腺息肉综合征患者更易合并维生素B12缺乏,可能伴随舌炎和周围神经病变。贫血程度与息肉大小不一定成正比。
发现胃息肉后应定期复查胃镜监测变化,直径超过1厘米的息肉建议内镜下切除。日常需避免高盐、腌制、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戒烟限酒,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术后患者应遵循软食原则,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注意补充铁剂和维生素预防贫血。出现持续腹痛、呕血、体重下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