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颈骨折后症状
股骨颈骨折后症状主要包括髋部疼痛、活动受限、患肢短缩外旋畸形、无法站立行走以及局部肿胀瘀斑。股骨颈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接受规范治疗。
1、髋部疼痛
骨折后立即出现持续性锐痛,活动时加剧,按压腹股沟区或大转子处疼痛明显。疼痛可能向大腿内侧或膝关节放射,平卧时患侧下肢无法自主抬高。早期需绝对卧床制动,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需进行牵引固定。
2、活动受限
患侧髋关节主动及被动活动均受限,无法完成屈曲、外展等动作,尝试移动下肢会诱发剧烈疼痛。患者常呈强迫体位,需他人协助翻身。该症状与骨折端不稳定直接相关,X线检查可显示骨折线位置,CT能进一步评估骨折移位程度。
3、患肢短缩
由于骨折端肌肉牵拉作用,患肢常出现1-3厘米的短缩畸形,同时足部呈外旋状态,平卧时脚尖向外倾斜明显。这是股骨颈骨折的典型体征,可通过测量双下肢长度差及观察足部旋转角度初步判断,核磁共振有助于排除隐匿性骨折。
4、功能障碍
患者完全丧失负重能力,即使轻微触碰患肢也会引发疼痛,需依靠拐杖或轮椅移动。老年患者可能因疼痛刺激出现血压波动、心律失常等全身反应。该症状提示骨折已造成关节结构破坏,需根据Garden分型选择空心螺钉内固定或人工关节置换术。
5、肿胀瘀斑
骨折48小时后逐渐出现髋周软组织肿胀,伴皮下瘀青,严重者可蔓延至大腿中段。局部皮温升高但无发红,与深部血肿形成有关。急性期可冰敷减轻肿胀,后期配合迈之灵片、地奥司明片等改善循环药物促进吸收。
股骨颈骨折后应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患肢旋转或内收动作。饮食需增加牛奶、鱼虾等富含钙质食物,配合维生素D滴剂促进骨骼愈合。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术后3个月内禁止患侧负重,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