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内陷如何检查
鼓膜内陷可通过耳镜检查、声导抗测试、纯音测听、咽鼓管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鼓膜内陷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鼻咽部病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1、耳镜检查
耳镜检查是诊断鼓膜内陷最直接的方法,医生使用耳镜观察鼓膜形态。正常鼓膜呈半透明珍珠灰色,内陷时可见鼓膜向内侧凹陷,光锥缩短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急性中耳炎引起的鼓膜内陷可能伴随充血或积液,慢性中耳炎可能导致鼓膜增厚或钙化斑形成。
2、声导抗测试
声导抗测试通过测量中耳对声音的传导阻抗判断鼓膜状态。鼓膜内陷时鼓室压力常呈负压,表现为B型或C型鼓室图。该检查可量化评估中耳功能,区分单纯性鼓膜内陷与分泌性中耳炎,对儿童患者尤为适用。
3、纯音测听
纯音测听可评估鼓膜内陷对听力的影响程度。轻度内陷可能仅导致10-20分贝的传导性听力下降,严重者可达30分贝以上。测试结果常显示低频区气导阈值升高,骨导正常,存在气骨导差,可与感音神经性耳聋鉴别。
4、咽鼓管功能检查
咽鼓管功能检查包括捏鼻鼓气法、声测法等,用于评估咽鼓管通气功能。鼓膜内陷患者常表现为咽鼓管开放功能障碍,无法有效调节中耳压力。鼻咽部肿瘤或腺样体肥大患者需结合鼻咽镜检查明确病因。
5、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可显示中耳腔容积缩小、乳突气化不良等结构异常,MRI有助于鉴别鼻咽癌等占位性病变。影像学检查适用于顽固性鼓膜内陷或怀疑肿瘤压迫咽鼓管的情况,能清晰显示颞骨及周围组织解剖关系。
确诊鼓膜内陷后应避免用力擤鼻、潜水等增加中耳压力的行为,可尝试咀嚼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喷雾剂缓解鼻塞,慢性患者需治疗原发病,反复发作的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鼓膜置管术。日常保持鼻腔通畅,感冒时及时处理鼻部症状,乘坐飞机时可做吞咽动作平衡中耳压力,若出现持续耳鸣或听力减退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