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肉需要做哪些检查确诊
鼻息肉确诊通常需要鼻内镜检查、鼻窦CT扫描、过敏原检测、病理活检以及嗅觉功能测试等检查。鼻息肉是鼻腔或鼻窦黏膜的良性增生,可能与慢性炎症、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
1、鼻内镜检查
鼻内镜检查是诊断鼻息肉的首选方法,通过前端带有摄像头的细长内窥镜直接观察鼻腔内部结构。医生可以清晰看到息肉的大小、位置和范围,同时评估鼻腔黏膜的炎症程度。检查过程中可能发现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伴随表现。该检查无需特殊准备,但过敏体质者需提前告知医生。
2、鼻窦CT扫描
鼻窦CT扫描能显示传统内镜无法观察的鼻窦内部情况,特别是对上颌窦、筛窦等深部结构的评估。扫描可明确息肉是否侵犯鼻窦,判断骨质是否受到压迫或破坏。对于准备手术治疗的患者,CT影像能帮助制定精准的手术方案。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应避免此项检查。
3、过敏原检测
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用于排查过敏性鼻炎等诱发因素。长期过敏反应会导致鼻腔黏膜持续水肿,最终可能形成息肉。检测可发现对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常见过敏原的敏感情况。阳性结果提示需要同时进行抗过敏治疗,家长需注意帮助儿童避免接触已明确的过敏物质。
4、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通过取少量息肉组织进行显微镜检查,可鉴别良性息肉与恶性肿瘤。典型鼻息肉表现为水肿的黏膜下层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对于生长迅速、单侧发生或伴有出血的息肉,活检尤为重要。检查后可能出现短暂鼻出血,需按压止血。活检报告通常需要3-5个工作日。
5、嗅觉功能测试
嗅觉功能测试采用标准化的气味识别卡,评估息肉对嗅觉神经的压迫程度。大型息肉或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嗅觉减退或丧失。测试结果分为正常、轻度减退、中度减退和完全丧失四个等级。对于职业依赖嗅觉的患者,此项检查具有特殊意义。测试前24小时应避免吸烟或使用气味浓烈的化妆品。
确诊鼻息肉后,日常应注意保持鼻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炎症。避免用力擤鼻以防出血,室内保持适宜湿度。过敏体质者需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减少尘螨接触。若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或头痛加重,应及时复诊评估病情进展。术后患者需按医嘱定期复查,防止息肉复发。


 
 
                                
 
                                 
                                 
                                .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