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造影检查怎么做有危险吗
心脏造影检查一般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术完成,存在一定风险但整体可控。主要风险包括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心律失常等,需由专业团队操作并严格评估适应症。
心脏造影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患者平卧后局部麻醉,医生经桡动脉或股动脉插入导管至冠状动脉开口,注入含碘造影剂使血管显影。检查全程需心电监护,耗时30-60分钟。常见风险中造影剂过敏可能引发皮疹或呼吸困难,术前需皮试筛查。导管操作可能导致血管内膜损伤或穿刺部位血肿,术后需加压包扎。少数情况下可能诱发短暂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出现心肌穿孔或急性血栓形成,但发生率极低。
特殊风险人群包括肾功能不全者可能因造影剂加重肾损伤,需提前水化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或左主干病变患者操作风险增高,需备好急救预案。对碘过敏史、未控制的甲亢或妊娠女性应避免检查。现代介入技术已显著降低并发症概率,三级医院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不足1%。
检查前需空腹4-6小时,停用二甲双胍等可能影响肾功能的药物。术后保持穿刺侧肢体制动6-8小时,观察有无出血或肢体发麻。建议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出现胸痛、心悸或穿刺处肿胀需立即告知医护人员。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糖尿病患者检查后监测血糖变化。日常控制血压血脂,戒烟限酒,定期复查心电图有助于维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