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确诊佝偻病
佝偻病可通过临床表现、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式确诊。佝偻病主要由维生素D缺乏、钙磷代谢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骨骼畸形、生长迟缓、肌肉无力等症状。
1、临床表现
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评估骨骼畸形程度,如方颅、鸡胸、肋骨串珠、O型腿或X型腿等特征性改变。同时观察患儿是否有易激惹、多汗、夜间哭闹等非特异性症状。这些表现结合病史可初步判断佝偻病的可能性。
2、血液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可明确维生素D缺乏状态,该指标是诊断的金标准。同时需检查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典型表现为血钙正常或降低、血磷降低、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甲状旁腺激素水平代偿性升高也是重要参考。
3、影像学检查
手腕或膝关节X线检查可见干骺端增宽、杯口状改变、骨骨骺线模糊等特征性表现。严重者可见骨皮质变薄、骨小梁稀疏等骨质疏松征象。影像学改变多出现在生长发育迅速的骨骼部位,是确诊的重要依据。
4、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喂养史、日照时间、生长发育情况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纯母乳喂养未补充维生素D的婴儿风险较高。长期腹泻、肝胆疾病、抗癫痫药物使用史等可能影响维生素D吸收代谢的因素也需要重点关注。
5、鉴别诊断
需排除肾性佝偻病、低磷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遗传代谢性疾病。这类疾病通常有家族史,对常规维生素D治疗反应差,需要基因检测或特殊实验室检查确诊。还需与软骨发育不良等骨骼系统疾病相鉴别。
确诊佝偻病后应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制剂如维生素D滴剂,同时增加富含钙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摄入。保证每日充足日照,婴幼儿建议每天裸露面部和手臂晒太阳15-30分钟。定期复查血生化指标和骨骼发育情况,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过早让婴儿站立或行走,防止加重骨骼畸形。
相关推荐
01:09
02:59
02:19
02:31
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