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作用与主治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消肿、托毒排脓、生肌等功效,主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病症。
1、补气固表
黄芪性微温味甘,归脾肺经,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气虚引起的倦怠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对于表虚不固导致的反复感冒、自汗盗汗,常与防风、白术配伍使用。
2、利尿消肿
黄芪通过补益脾肺之气促进水液代谢,适用于慢性肾病、心功能不全等引起的水肿。临床多与茯苓、泽泻同用,对气虚型水肿效果显著。
3、托毒排脓
黄芪能促进疮疡脓液排出,加速创面愈合,常用于糖尿病足、压疮等慢性溃疡。配伍当归、金银花可增强解毒生肌之效。
4、生肌敛疮
对于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烧伤后期创面修复,黄芪能通过促进毛细血管再生加速组织修复。常制成黄芪注射液局部湿敷。
5、调节血糖
黄芪多糖具有类胰岛素作用,能改善胰岛素抵抗,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与生地黄、麦冬配伍可缓解糖尿病口渴多尿症状。
使用黄芪时建议选择道地药材,每日用量10-30克为宜,可煎汤、泡酒或炖汤食用。阴虚火旺者慎用,感冒发热期间应暂停服用。服用期间忌食萝卜、浓茶,避免影响药效。慢性病患者需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避免长期单一用药。日常可搭配红枣、枸杞等药食同源食材增强补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