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痒症的治疗
皮肤痒症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药膏、免疫调节剂、光疗等方式治疗。皮肤痒症通常由皮肤干燥、过敏反应、湿疹、神经性皮炎、肝胆疾病等原因引起。
1、保湿护理
皮肤干燥是皮肤痒症的常见诱因,使用含尿素或甘油的保湿霜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建议每日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产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对于老年性皮肤瘙痒,可选用凡士林等封闭性保湿剂。若伴随脱屑,可配合使用乳酸铵乳膏。
2、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等第二代抗组胺药适用于过敏性皮肤痒症,能阻断组胺受体减轻瘙痒。这类药物可能引起嗜睡,驾驶员慎用。慢性荨麻疹患者需连续用药4周以上。对于夜间加重的瘙痒,可睡前加用苯海拉明片。
3、糖皮质激素药膏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凝胶等中效激素药膏可缓解湿疹皮炎引起的瘙痒。面部和皮肤皱褶处建议使用弱效激素如地奈德乳膏,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顽固性瘙痒可短期使用卤米松乳膏,但需警惕皮肤萎缩等副作用。
4、免疫调节剂
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适用于激素依赖或面部皮肤痒症。这类药物不会引起皮肤变薄,但初期使用可能出现灼热感。特应性皮炎患者需长期间歇使用,配合紫外线避光措施。
5、光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疗法对尿毒症性瘙痒和特应性皮炎有效,需每周进行3次治疗。严重泛发性瘙痒可尝试PUVA疗法,但需注意光敏感反应。光疗期间须加强皮肤保湿,避免日晒,监测皮肤癌变风险。
皮肤痒症患者应穿着纯棉透气衣物,避免搔抓导致继发感染。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减少沐浴露使用频率。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和欧米伽3脂肪酸。合并糖尿病或肝肾疾病者需积极控制原发病,顽固性瘙痒应及时排查恶性肿瘤可能。建议记录瘙痒发作时间、诱因和缓解方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