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半月板积液怎么治疗
膝盖半月板积液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穿刺抽液、关节镜手术等方式治疗。膝盖半月板积液通常由运动损伤、退行性变、感染、免疫性疾病、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活动,避免负重行走,必要时使用支具固定。休息有助于减轻关节内压力,促进积液吸收。日常可抬高患肢,配合冰敷缓解肿胀疼痛,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进行。
2、物理治疗
超短波、超声波等理疗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中医针灸选取犊鼻、阳陵泉等穴位,配合艾灸温通经络。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低强度训练。
3、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炎症。严重者可关节腔注射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但每年不超过3-4次。合并感染时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痛风性关节炎需配合苯溴马隆片降尿酸。
4、关节腔穿刺
对于大量积液导致明显胀痛或活动受限者,医生会在无菌操作下穿刺抽液减压,必要时注入透明质酸钠改善关节润滑。穿刺后需加压包扎,保持穿刺点干燥24小时,避免剧烈运动3天。
5、关节镜手术
反复积液或合并半月板撕裂时,需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或半月板修复术。术后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逐步增加膝关节活动度训练。3个月内避免深蹲、跳跃等动作,6个月后经评估可恢复运动。
治疗期间应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牛奶、鸡蛋等优质蛋白摄入,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避免长时间爬山、爬楼梯等动作,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若出现关节红肿热痛加重或发热,须及时复查。康复后建议每半年进行膝关节肌力评估,必要时佩戴运动护膝预防再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