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如何护理
肛周坏死性筋膜炎需通过伤口护理、药物治疗、饮食调整、体位管理和监测并发症等方式综合护理。该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局部剧烈疼痛、皮肤坏死及全身中毒症状,需紧急医疗干预。
1、伤口护理
每日使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碘伏溶液清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后覆盖无菌敷料。对于深部感染或脓腔形成者,需由医护人员进行清创引流,必要时留置引流条。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避免交叉感染。观察伤口渗出液颜色、气味及周围皮肤红肿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2、药物治疗
遵医嘱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可使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镇痛,发热者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严禁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疗程,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评估感染控制情况。
3、饮食调整
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蒸蛋羹,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每日补充足够蛋白质如鱼肉泥、豆腐促进组织修复,避免辛辣刺激及高纤维食物减少排便刺激。合并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糖,必要时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
4、体位管理
卧床时采用侧卧位减轻肛周压力,坐姿使用环形减压垫悬空患处。每两小时翻身一次预防压疮,翻身时避免拖拽摩擦创面。下床活动需家属搀扶,防止因疼痛或虚弱导致跌倒。术后患者需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扭曲受压。
5、并发症监测
密切观察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警惕感染性休克表现如寒战、意识模糊。记录24小时尿量评估肾功能,发现少尿或无尿立即报告医生。定期检测血乳酸、降钙素原等感染指标,配合床旁超声或CT检查明确感染范围变化。
护理期间保持会阴部干燥清洁,排便后使用智能马桶温水冲洗或医用湿巾轻柔擦拭。穿着纯棉宽松内衣减少摩擦,避免久坐久站。恢复期可遵医嘱进行提肛训练增强盆底肌功能,但需禁止剧烈运动。出现发热、创面渗血渗液增多等异常时须立即返院复查,该病复发风险较高需长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