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肌酐偏高怎么治疗
血肌酐偏高可通过调整饮食、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透析治疗、肾移植等方式治疗。血肌酐偏高通常由急性肾损伤、慢性肾病、尿路梗阻、药物毒性、剧烈运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蛋白食物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肾脏负担,每日蛋白摄入量控制在每公斤体重0.6-0.8克。限制钠盐摄入可避免水钠潴留,每日食盐量不超过5克。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等,以防血钾升高。增加低磷食物如冬瓜、黄瓜的摄入,减少磷对肾脏的损害。保持适量饮水,每日尿量维持在1500-2000毫升。
2、控制基础疾病
糖尿病患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高血压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30/80毫米汞柱。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使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痛风患者需将血尿酸控制在300微摩尔每升以下。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规范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
3、药物治疗
肾衰宁片可改善肾脏微循环,降低血肌酐水平。尿毒清颗粒能促进毒素排泄,缓解氮质血症症状。海昆肾喜胶囊具有保护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作用。对于合并贫血的患者可选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合并高钾血症时可使用聚苯乙烯磺酸钙散剂。
4、透析治疗
当血肌酐持续超过707微摩尔每升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需进行透析。血液透析每周需进行2-3次,每次4小时。腹膜透析可分为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和自动化腹膜透析两种模式。透析期间需监测干体重变化,避免容量负荷过重。长期透析患者需注意预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5、肾移植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符合条件时可考虑肾移植手术。活体肾移植的供体需经过严格医学评估和心理评估。移植后需终身服用免疫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胶囊、吗替麦考酚酯片等。术后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和肾功能指标。移植肾存活率1年可达95%,5年存活率约80%。
血肌酐偏高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不感到疲劳为宜。戒烟限酒,避免接触肾毒性物质如重金属、有机溶剂等。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尿常规等指标。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等感染性疾病。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