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骨折有什么症状
脚趾骨折的症状主要有局部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畸形或异常活动、皮肤温度升高等。脚趾骨折通常由外伤、运动损伤或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局部疼痛
脚趾骨折后会出现持续性锐痛,触碰或负重时疼痛加剧。疼痛可能向足部放射,夜间静息时也可能存在钝痛感。骨折端摩擦可能引发刺痛,需避免自行揉捏患处。
2、肿胀淤血
骨折后24小时内会出现明显肿胀,伴随皮下淤青或紫红色瘀斑。肿胀可能蔓延至整个脚趾及足背,严重时影响穿鞋。早期冷敷可减轻肿胀,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皮肤。
3、活动受限
患趾关节活动度显著下降,无法完成正常屈伸动作。尝试活动时可能听到骨摩擦音,伴随剧烈疼痛。需用夹板固定避免二次损伤,不可强行活动测试。
4、畸形或异常活动
骨折端移位可能导致脚趾外观变形,如缩短、成角或旋转。非关节部位可能出现异常假关节活动。开放性骨折时可见皮肤破损或骨端外露,需紧急处理。
5、皮肤温度升高
骨折部位因炎症反应会出现皮温升高,可能伴随发红。需与感染症状鉴别,若出现化脓、持续发热需警惕骨髓炎可能。
脚趾骨折后应保持患肢抬高,避免患趾负重或碰撞。饮食需增加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等促进骨骼愈合。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足趾被动活动训练,使用矫形鞋垫分散压力。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完全愈合前禁止剧烈运动。若出现石膏松动、疼痛加剧或感觉异常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