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骨折是什么感觉
腰部骨折通常伴随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和局部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神经损伤症状。腰部骨折主要由外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骨折引起,需根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1、剧烈疼痛
腰部骨折最突出的症状是突发性剧痛,疼痛呈持续性且随体位改变加重。骨折部位有明显压痛和叩击痛,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放射至下肢。急性期患者常因疼痛无法翻身或坐起,需保持强迫体位缓解症状。
2、活动受限
腰椎稳定性破坏导致腰部活动功能丧失,患者不能完成前屈、后伸和旋转动作。严重压缩性骨折可能出现躯干缩短畸形,伴有肌肉保护性痉挛。部分患者需依靠助行器移动,卧床时需他人协助变换体位。
3、局部肿胀
骨折后48小时内局部软组织会出现明显肿胀,皮肤可见淤青或皮下出血。椎体骨折可能伴随椎旁肌肉弥漫性肿胀,触摸时有硬结感。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严重肿胀可能压迫神经根。
4、神经症状
爆裂性骨折或骨折块移位可能压迫脊髓或马尾神经,表现为下肢麻木、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神经损伤早期可出现腱反射亢进,晚期则表现为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类情况属于急症需立即手术干预。
5、全身反应
严重多发骨折可能引发创伤性休克,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和血压下降。老年患者易因卧床出现肺炎、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病理性骨折患者往往伴有原发病症状如消瘦、夜间骨痛等。
腰部骨折恢复期需严格卧床4-8周,使用硬板床并保持脊柱轴向翻身。急性期后可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五点支撑法功能锻炼。饮食应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效乳制品。康复阶段须佩戴腰围保护,避免提重物和剧烈扭转动作,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出现发热、下肢肿胀或感觉异常加重时需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