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后跟磨破皮了怎么办
脚后跟磨破皮可通过清洁消毒、涂抹药膏、使用敷料、避免摩擦、保持干燥等方式处理。脚后跟磨破皮通常由鞋子不合脚、长时间行走、皮肤干燥、摩擦过度、感染等原因引起。
1、清洁消毒
脚后跟磨破皮后需立即用温水和温和肥皂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细菌。清洗后用碘伏或生理盐水消毒,避免感染。若伤口有渗液或红肿,可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清洁时动作轻柔,避免用力摩擦加重损伤。
2、涂抹药膏
清洁消毒后可涂抹促进伤口愈合的药膏,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或红霉素软膏。药膏能形成保护层,减少外界刺激,加速表皮修复。若伴有疼痛,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不适。涂抹药膏前确保双手清洁,避免二次污染。
3、使用敷料
对于较大或较深的破皮伤口,建议使用无菌敷料覆盖。水胶体敷料或泡沫敷料能吸收渗液,保持湿润环境,促进愈合。敷料应每日更换,观察伤口情况。若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迹象,需及时就医。敷料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需适度调整。
4、避免摩擦
愈合期间应避免穿硬质或过紧的鞋子,可选择宽松透气的软底鞋或凉鞋。必要时在脚跟处贴防磨贴或硅胶垫,减少摩擦。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给伤口恢复时间。夜间睡眠时可穿棉袜保护伤口,防止被褥刺激。
5、保持干燥
保持脚后跟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和加速愈合。洗澡后及时擦干患处,避免长时间浸泡。可局部使用爽身粉减少汗液积聚。若因出汗较多导致敷料脱落,需及时更换。糖尿病患者需特别注意足部护理,防止溃疡恶化。
脚后跟磨破皮后需注意日常护理,选择合脚透气的鞋子,避免穿高跟鞋或新鞋长时间行走。保持足部清洁干燥,定期检查伤口愈合情况。饮食上可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皮肤修复。若伤口持续不愈、疼痛加剧或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感染或糖尿病等潜在疾病。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减少足部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