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佝偻病是缺什么
儿童佝偻病主要是由于缺乏维生素D和钙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钙磷代谢,导致骨骼矿化不足,而钙摄入不足会进一步加重病情。
1、维生素D缺乏
维生素D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营养素,主要通过阳光照射皮肤合成或从食物中获取。缺乏时会导致肠道钙吸收减少,血钙水平下降,进而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引起骨骼脱钙。典型表现为方颅、肋骨串珠、鸡胸等骨骼畸形。可通过增加户外活动、食用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等改善,必要时需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
2、钙摄入不足
钙是骨骼矿化的主要原料,长期钙摄入不足会直接影响骨密度。婴幼儿期母乳或配方奶钙含量不足、辅食添加不及时、挑食偏食等均可导致缺钙。患儿可能出现夜间哭闹、多汗、出牙延迟等症状。建议通过乳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食物补钙,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颗粒等钙剂。
3、磷代谢异常
磷与钙共同构成羟基磷灰石结晶,维生素D缺乏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减少,导致低磷血症。表现为肌无力、骨痛、生长发育迟缓。可通过补充含磷食物如瘦肉、坚果等调节,合并严重低磷血症时需使用磷酸盐合剂治疗。
4、遗传因素
少数患儿存在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遗传缺陷,表现为对常规剂量维生素D治疗无反应。这类患儿往往有家族史,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需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或活性维生素D制剂如骨化三醇胶丸。
5、慢性疾病影响
肝胆疾病、慢性腹泻、肾病综合征等可干扰维生素D吸收或活化,继发佝偻病。这类患儿除骨骼症状外,还伴有原发病表现。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同时补充维生素AD胶丸和钙剂如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预防佝偻病需保证婴幼儿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达到400-800IU,母乳喂养儿出生后2周即应开始补充;6月龄后及时添加富含钙的辅食;每日进行1-2小时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早产儿、低体重儿等高风险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增加补充剂量。定期进行生长发育监测,发现囟门闭合延迟、O型腿等异常及时就医,避免遗留永久性骨骼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