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年人感冒后容易得肺炎
老年人感冒后容易得肺炎主要与免疫力下降、基础疾病、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误吸风险增加、治疗不及时等因素有关。
1、免疫力下降
老年人胸腺萎缩导致T细胞功能减退,中性粒细胞吞噬能力降低,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感冒病毒破坏呼吸道黏膜后,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更易侵入下呼吸道。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感冒期间保证蛋白质摄入。
2、基础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气道纤毛运动障碍,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心力衰竭患者肺淤血加重感染风险。这些疾病可能使感冒病程延长1-2周,增加肺炎概率。需定期监测基础疾病指标。
3、呼吸道防御减弱
年龄增长导致咳嗽反射迟钝,气道黏液纤毛清除速率下降约40%,无法有效排出病原体。感冒引发的黏膜水肿会进一步削弱防御功能。可遵医嘱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促进排痰。
4、误吸风险
约30%老年人存在隐性误吸,感冒时吞咽协调性更差,胃内容物反流可能携带肠道菌群引发吸入性肺炎。进食时应保持坐位,睡前3小时禁食,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改善胃动力。
5、治疗延误
老年人感冒症状常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嗜睡或食欲减退,导致就诊延迟。病毒感染未控制时易继发细菌感染。建议体温超过38℃持续3天或出现呼吸急促时及时就医,可遵医嘱使用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
老年人感冒期间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室温维持在20-24℃避免冷空气刺激,卧床时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饮食选择蒸蛋羹、山药粥等易消化高蛋白食物,避免油腻辛辣。恢复期可进行缩唇呼吸训练,每周3次每次15分钟以改善肺功能。出现痰中带血、意识模糊等表现须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