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肉疼是怎么回事
突然肉疼可能与肌肉拉伤、筋膜炎、神经痛、缺钙或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刺痛、酸痛或放射痛。可通过热敷、药物镇痛、补钙、抗感染治疗等方式缓解。
1、肌肉拉伤
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肌纤维撕裂,常见于腰背或四肢。疼痛呈撕裂感,活动时加重。建议停止运动并冰敷48小时,后期改用热敷促进修复。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局部涂抹。
2、筋膜炎
长期劳损或受凉易引发筋膜无菌性炎症,疼痛呈酸胀感且晨起明显。热疗和按摩有助于改善循环,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氟比洛芬巴布膏贴敷或口服塞来昔布胶囊。
3、神经痛
椎间盘突出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能压迫神经,表现为电击样疼痛。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加巴喷丁胶囊可缓解神经痛,需配合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
4、缺钙
低钙血症会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夜间小腿抽筋多见。碳酸钙D3片联合维生素D滴剂可补充钙质,多食用乳制品和深绿色蔬菜。
5、感染
带状疱疹或蜂窝织炎可能导致皮肤下组织疼痛,伴随红肿发热。阿昔洛韦乳膏治疗病毒感染,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适用于细菌感染,需及时就医控制炎症。
日常需注意劳逸结合,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发力动作。寒冷天气做好肢体保暖,均衡摄入富含钙镁的食物如牛奶、坚果。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皮肤异常、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到骨科或疼痛科就诊,完善肌电图、血液检查等明确诊断。夜间突发剧痛时可尝试调整睡姿,用枕头垫高患肢缓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