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成年人要打什么疫苗

2463次浏览

成年人需要接种的疫苗主要有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带状疱疹疫苗等。根据年龄、健康状况、职业暴露风险等因素,接种需求可能有所不同。

1、流感疫苗

流感疫苗用于预防季节性流感,建议每年接种一次,尤其适合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流感病毒易变异,疫苗成分每年更新,接种后可降低重症和并发症风险。接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1-2天自行缓解。

2、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未完成全程接种或抗体水平不足的成年人需补种。医务人员、血液透析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家属等高风险人群应优先接种。需按0-1-6个月程序完成三剂接种,接种后需检测抗体水平。

3、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包括13价多糖结合疫苗和23价多糖疫苗,适用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及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等患者。两种疫苗需间隔至少1年接种,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咨询医生调整接种方案。

4、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用于预防HPV感染及相关癌症,26岁以下女性和男性可接种九价疫苗,45岁以下人群可咨询医生评估接种必要性。需在6个月内完成三剂接种,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妊娠期妇女应推迟接种。

5、带状疱疹疫苗

带状疱疹疫苗适用于50岁以上人群,可降低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发生风险。重组带状疱疹疫苗需接种两剂,间隔2-6个月。急性期患者应暂缓接种,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医生评估。接种后可能出现头痛、肌痛等反应,通常3天内消退。

除上述疫苗外,根据旅行目的地或特殊职业暴露风险,可能还需接种狂犬病疫苗、伤寒疫苗等。接种前应如实告知医生过敏史和健康状况,接种后留观30分钟。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及时就医。建议记录接种日期和疫苗批号,定期体检时复查抗体水平,与医生讨论后续加强免疫计划。日常注意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免疫系统功能。

相关推荐

大门牙松动怎么办
大门牙松动可通过牙周固定、调整咬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大门牙松动通常由外伤、牙周炎、咬合创伤、骨质疏松、颌骨囊肿等原因引起。
敲打膝盖里面疼是什么原因
敲打膝盖里面疼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骨关节炎、韧带损伤、痛风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小孩长痔疮怎么办
小孩长痔疮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肛门清洁、温水坐浴、使用药物、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痔疮通常与排便习惯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遗传因素、局部感染、肛门静脉压力增高等原因有关。
产后发汗对月子病有效果吗
产后发汗对预防或缓解月子病可能有一定效果,但缺乏明确医学证据支持。产后发汗通常指通过汗蒸、药浴等方式促进排汗,其作用主要与改善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关,但无法替代正规医疗干预。
过敏性皮炎发作几率大吗
过敏性皮炎发作几率大吗?这是朋友们比较关心的问题。由于过敏性皮炎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非常大,很多患者都是被瘙痒折磨的彻夜难眠,所以,很多人对这种疾病是很忌讳的,那么,过敏性皮炎发作几率大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