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有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

发布时间:2022-07-252521次浏览

摘要:本例患者为51岁男性,前往医院查体时发现三系减少二十余天,最近四天深感乏力,遂前来我院接受诊疗。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外周血显示患者三系减少,胆红素升高,Coombs试验阳性,结合相关检测后确诊为溶血性贫血。经住院治疗一个月,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有所好转,遂出院。

【基本信息】男、51岁

【疾病类型】溶血性贫血

【就诊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12月

【治疗方案】针对溶血性贫血,予以甲泼尼龙片消炎、免疫抑制;针对溶血性贫血引起的恶心、呕吐,予以氯化钠注射液补充电解质、防脱水,同时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抗心律失常、防血栓形成;应用注射用地西他滨治疗,激活抑癌基因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一个月,出院继续服用药物,一周后需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各项指标有所好转

一、初次面诊

今天我接诊了一位特殊的病人,该患者于二十多天前查体时,发现自身三系减少。当时患者并未感到身体有任何不适,且自我感觉良好,也就对检查结果不以为然。直至四天前,患者明显感受到四肢乏力,整日无精打采,严重影响到生活质量,遂前来我院接受诊疗。经查体,发现患者除皮肤黏膜及巩膜轻度黄染外,其他部位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者四肢乏力等症状特征,初步诊断为溶血性贫血。为进一步接受诊疗,以“溶血性贫血”收入我科。患者得知结果后颇为感慨,他后悔没在早期体检时就立刻就医,导致病情一拖再拖,发展成如今这个地步。同时,患者自述称,自己无不良嗜好,饮食结构也正常,为何会患上此病,我一边安抚对方的焦虑情绪,一边向其解释病因。诱发溶血性贫血的病因主要分两种,一是红细胞自身异常,二是红细胞外部异常,其中包括先天遗传与后期感染。大面积烧伤、化学因素中毒以及过量摄入蚕豆等其他因素也可直接诱发溶血性贫血。在排除各种致病因后,引发患者溶血性贫血的诱因,可能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出了问题。

二、治疗经过

通过血清检查,显示患者血液中铁的含量符合正常标准,因此排除缺铁性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计数降低,通过胆红素代谢检查,显示血游离胆红素升高,尿胆原升高,结合患者四肢乏力等症状特征,最终确诊为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绝对不可忽视,当这种病发展到较为严重的程度时,极难根治,因此我必须谨慎应对。我与患者沟通病情,并记录其身体变化特征,最后通过会诊选择使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方案为:针对溶血性贫血,给予甲泼尼龙片消炎、免疫抑制;针对溶血性贫血引起的恶心、呕吐,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补充电解质、防脱水,同时应用注射用环磷腺苷葡胺治疗抗心律失常、防血栓形成;应用注射用地西他滨治疗,激活抑癌基因。患者住院期间,我时刻关注他的身体变化特征,前期患者伴随有恶心、呕吐及腹泻,后症状逐步减轻,直至恢复正常。

图1 经胸常规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图2 双下肢动、静脉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三、治疗效果

尽管患者在住院前期,伴随有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随着药物治疗进一步深入,患者症状逐步减轻,直至恢复正常。住院治疗一月后,患者身体大有好转,血常规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未见异常,遂在住院一月后办理出院手续返家疗养。虽然病情得到基本控制,但患者仍要注意身体的日常养护。除按时定量服用药物外,更要保证充足睡眠,保持大便畅通,坚持定期复查。复诊时患者精神状态良好,无四肢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血常规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无异常。

四、注意事项

尽管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但出院后仍要注意日常养护问题,我担心口头上的叮嘱患者容易遗漏,特写下相关注意事项:

1、出院后切记按时定量服用药物,不漏服,不错服。

2、定期前往医院复查,若感到身体有所不适,应及时就医。

3、平日里应注意防寒受凉,尽可能减少体力劳动,以免诱发急性溶血症状。

4、延长卧床休息时间,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充足。

5、日常饮食多加注意,不宜过多摄入酸性食物,如肉类、海鲜、花生、啤酒等,优先选择豆腐、海带、奶类以及蔬菜等碱性食物。

6、尽量少喝或者不喝茶,因为茶类会影响铁质吸收,不利于溶血性贫血的治疗。

五、个人感悟

溶血性贫血是循环中红细胞过早破坏,导致生存期缩短所引起的贫血。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晕、乏力及活动耐力下降等,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除此之外,患者还会伴随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本例患者表现为乏力,且皮肤黏膜及巩膜出现轻度黄染,由于延误病情,导致症状逐步加重。患者若感到身体出现以上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相关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其实溶血性贫血并不可怕,及早就医很重要。通过这次治疗,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增加锻炼次数,提高身体机能,加强自身免疫系统。

相关推荐

01:25
溶血有什么后果
溶血的后果,要看溶血导致的血红蛋白降低程度和发生的速度综合判断。急性发作的血管内溶血,血红蛋白降低很快,也非常严重,机体来不及代偿适应,会引起身体各个脏器严重的反应,如急性心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等。血管内溶血也会造成游离的血红蛋白阻塞肾小管,引起急进性肾功能衰竭,甚至因为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死亡。血管外溶血往往发生比较慢,血红蛋白降低幅度不重,病人症状因人而异。部分病人表现为面色苍黄、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一部分病人出现胆结石、肝脾肿大。
01:43
溶血怎么治疗
溶血的治疗要根据病因、病人个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首选的治疗措施是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部分病人也可以采取血浆置换或者脾切除的方式;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如地中海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以通过脾切除治疗;重症的地中海贫血病人,特别是新生儿或幼儿,通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法治疗;血型错配引起的输血后溶血性贫血,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筛查和严格的医疗制度杜绝。对于一些危急重症病人,可以通过输血治疗纠正贫血。
01:46
溶血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溶血症临床称为溶血性贫血,主要原因包括:一、红细胞缺陷,如一些地中海贫血等相关的先天性溶血性贫血。也有一些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后天获得的红细胞缺陷。二、红细胞膜上覆盖自身抗原成分,引起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三、见于血型错配输血造成,只能通过严格的血型鉴定和严格的临床输血流程加以避免。自身免疫性的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进行有效的干预和治疗。先天性溶血性贫血,比如地中海贫血,轻症病人多数无需治疗。重症病人,血红蛋白小于80g/L的病人,可以做脾切除。
什么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因为先天遗传因素,引起新生儿先天性缺少红细胞膜,导致红细胞变成球形,比较脆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发生溶血反应,引起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引起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和先天遗传性溶血症的主要病因。患儿会出现皮肤和巩膜黄染、贫血以及脾肿大等症状。该疾病有75%都是显性遗传,只有很少数,大概15%左右,是阴性遗传。如果不及时对症治疗,很容易并发严重贫血和肝脾肿大,以及胆石症等疾病,严重影响婴儿身体健康。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0

88339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较严重,可引起贫血、黄疸症状,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引起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其他疾病,引起腹泻、呕吐等症状,还可引起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溶血性贫血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诱发因素包括红细胞内在缺陷、血型不合输血、服用某些药物及细菌感染等,引起细胞膜出现异常,诱发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分类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过早破坏或破坏速度过快而导致的贫血疾病。根据溶血性贫血的发生机制和病因,可以分为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这几种情况。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方法
溶血性贫血也叫溶血病。当患上溶血性贫血的时候,不要太着急。首先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果贫血比较明显,还可以进行输血治疗。另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药物治疗或者进行脾切除。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什么
溶血性贫血患者首先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注意力不集中等贫血症状,如果是患者是儿童,小孩的学习注意力、学习能力会、活动能力都会下降。溶血性贫血患者还会出现黄疸的症状,比如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如果没有进行积极的治疗,就可能并发慢性心肌缺血,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在心脏检查的时候往往可以看到患者的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所以患者平时要注意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果溶血性贫血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复发生,就可能并发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患者甚至会精神异常,也有可能会有关节疼痛、痛风的表现。虽然这些并发症都不是特别常见,但是也有出现的可能性,我们不能够忽视。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6

2020-03-18

57317次收听

03:09
溶血性贫血的并发症有哪些
溶血性贫血患者没有积极进行治疗,就可能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会出现休克、心功能衰竭、脑出血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出血。黄疸是其中之一,黄疸会导致尿的颜色加深,排的尿像浓茶一样,脸色蜡黄、眼睛巩膜发黄等症状出现。溶血性贫血患者在心脏检查时往往有心率增快、心脏增大、心肌缺血的症状出现,这是因为长期处于贫血状态,心肌缺氧导致了慢性的心力衰竭。除此以外,患者也可能出现精神异常、关节疼痛、痛风等症状。溶血性贫血患者一定配合医生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病情,防止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怎么回事
小儿溶血性贫血是由于多种原因而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骨髓生成红细胞能力不足而发生的一类贫血,分为急性溶血性贫血和慢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和慢性表现各不相同。急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寒战、发热、血红蛋白尿等症状;慢性溶血性贫血表现为贫血、黄疸、脾肿大,甚至并发有胆结石等症状。先天性的溶血性贫血有地中海贫血,还有外在因素包括手术造成的机械性破坏,引起溶血,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结缔组织疾病等其他疾病,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儿童食用蚕豆后出现黄疸,是由于缺G6PD酶而出现的溶血表现,属于急性溶血,通过检查确诊后患儿应避免接触此类物质。溶血性贫血患儿大量红细胞破坏,堵塞肾小管,需对尿液进行碱化、水化,防止肾小管损伤,严重者还需输血治疗。
语音时长 01:46

2020-01-09

55266次收听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吗
小孩溶血性贫血能治好。溶血性贫血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破坏加速,或是红细胞膜发生缺陷、血红蛋白异常、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可分为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两种类型。症状包括皮肤、口唇、眼结膜、手掌及指甲床苍白,肌肉无力,疲倦等。同时伴有黄疸、食欲不振、气喘、头昏、心律加快、怕冷等症。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小儿溶血性贫血治疗的越早治疗越好。一部分孩子是可以治愈的,在确定为小儿溶血性贫血时,如果是轻度的溶血性贫血,按照医生嘱咐合理用药、补液较为容易治疗,重度的溶血性贫血需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等预防肾功能衰竭,部分孩子可能需要换血来缓解症状。同时要多吃猪肝、鸡蛋、红豆、红花生、樱桃等食物。
语音时长 01:44

2020-01-09

50931次收听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会伴有较多并发症,主要分成了4个不同的等级,而每一个不同等级所出现的血红蛋白值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大家可以通过血红蛋白值来区分自己是否严重,对于溶血性贫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掌握一些注意事项,多注意防寒保暖,多注意休息,另外在日常的饮食上应该多吃碱性食物,加强营养,才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维持生命的运作。
溶血性贫血有哪些症状
溶血性贫血有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如果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以合并自身免疫病的症状。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速率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溶血性贫血是一大类疾病,导致的原因很多,临床表现就是贫血表现,头晕乏力、没劲、耳鸣或是脏器缺氧的表现。
语音时长 00:59

2018-09-14

65754次收听

01:46
溶血性贫血严重吗
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的数值和导致溶血性贫血背后疾病的严重程度。血红蛋白数值越重,这个症状越重。血红蛋白数值分为四类:120—160g/L为正常,90—120g/L为轻度贫血,60—90g/L为中度贫血,30—60g/L为重度贫血,小于30g/L为极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