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
姜具有温中散寒、止呕解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等症状,可切片泡水、煮汤或作为调味品食用。
1、温中散寒
姜含有姜辣素等活性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因寒凉引起的腹痛、腹泻等症状。风寒感冒初期饮用姜汤可帮助发汗驱寒。胃肠受凉后出现痉挛疼痛时,嚼服新鲜姜片或饮用姜糖水能快速缓解不适。
2、止呕解毒
姜酚类物质能抑制胃肠蠕动亢进,对妊娠呕吐、晕车晕船等有显著缓解作用。误食海鲜中毒后立即嚼食生姜可中和毒素。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用鲜姜汁兑蜂蜜水服用减轻症状。
3、抗炎杀菌
姜烯酚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口腔溃疡、牙龈炎等炎症有辅助治疗效果。用姜汁漱口可抑制口腔致病菌繁殖。外伤初期用姜片外敷能预防创面感染。
4、促进消化
姜辣素刺激胃黏膜分泌消化酶,改善食欲不振、饭后腹胀等症状。宴席前食用糖醋姜片可增强胃肠消化功能。慢性胃炎患者日常用姜末煮粥食用有助于修复胃黏膜。
5、心血管保护
姜油树脂能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血栓形成。中老年人每日饮用姜枣茶可改善微循环。高血脂人群用姜片与山楂同煮代茶饮有助于调节血脂。
食用姜需注意体质差异,阴虚火旺者应减少食用量,每日鲜姜摄入不宜超过20克。风寒感冒初期可取生姜30克切片煮沸,加红糖趁热饮用;日常保健可将生姜与红枣、枸杞配伍煮水,每周饮用3-4次。溃疡病患者应避免空腹食用姜制品,皮肤破损处禁用姜片外敷。选购时应选择表皮光滑、肉质坚挺的新鲜生姜,发芽姜中龙葵素含量升高不宜食用。储存时用报纸包裹后置于阴凉通风处,可保存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