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衰竭晚期还能治吗

肝衰竭晚期通常难以完全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并改善生活质量。肝衰竭晚期主要由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黄疸、腹水、肝性脑病等症状。
肝衰竭晚期患者可通过人工肝支持系统暂时替代部分肝功能,清除体内毒素,为肝细胞再生或肝移植争取时间。血浆置换能有效降低血氨水平,缓解肝性脑病症状。白蛋白输注有助于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腹水形成。针对病因治疗如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但需严格评估肝功能状态。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唯一根治手段,但受供体来源、手术禁忌证等因素限制。
部分患者因凝血功能严重障碍或合并多器官衰竭,无法耐受侵入性治疗。存在难以控制的感染或肝外恶性肿瘤时,肝移植手术通常被排除。年龄超过70岁或伴随严重心肺疾病者,手术风险显著增加。肝性脑病IV期患者由于脑水肿风险高,多数仅能接受姑息治疗。
肝衰竭晚期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限制蛋白质摄入量在每日40克以下,以植物蛋白为主。家属应密切监测患者意识状态变化,记录每日尿量及腹围。避免使用镇静类药物,防止诱发肝性脑病。建议定期复查凝血功能、血氨及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符合移植条件的患者,应尽早联系器官移植中心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