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三七有哪些功效和作用
竹三七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等功效,主要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痛、外伤出血等症状。竹三七是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干燥根茎,其药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改善血液循环、抗炎镇痛、促进组织修复等方面。
1、活血化瘀
竹三七中的皂苷类成分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加速瘀血消散。对于跌打损伤后的局部青紫肿胀,可配伍红花、当归等药物增强疗效。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期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时,竹三七能缓解气血阻滞引起的症状。
2、消肿止痛
竹三七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作用,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组织水肿和疼痛感。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软组织挫伤,与延胡索、乳香等配伍可增强镇痛效果。类风湿关节炎发作期出现的关节红肿热痛,也可配合雷公藤多苷片使用。
3、止血生肌
竹三七所含鞣质成分能促进血小板聚集,缩短凝血时间。对于刀伤、擦伤等浅表性出血,可研磨成粉外敷创面。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时,与白及、血竭配伍使用能加速肉芽组织生长,但开放性伤口需严格消毒后使用。
4、调节免疫
竹三七多糖成分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体虚易感人群长期适量服用,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概率。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配伍黄芪注射液使用。
5、保护心血管
竹三七总皂苷能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心肌供血,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辅助治疗作用。高血压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症状时,可与丹参滴丸联合使用,但需监测血压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服用需注意出血风险。
使用竹三七时需注意,孕妇、月经量多者禁用,外伤出血初期不宜大量内服。日常可配伍鸡肉、猪骨炖汤,但每周食用不超过3次。服用华法林等抗凝药物者须咨询医生,避免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同用。出现皮疹、恶心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贮藏时需置阴凉干燥处,防止霉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