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脂肪填充后注意事项有什么
自体脂肪填充后需注意避免压迫填充部位、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剧烈运动、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观察恢复情况。自体脂肪填充是将自身脂肪移植到需要填充的部位,术后护理对效果和恢复至关重要。
1、避免压迫
术后一周内避免对填充部位施加压力,如面部填充需避免侧睡或戴框架眼镜,胸部填充需穿戴无钢圈内衣。压迫可能导致脂肪细胞移位或存活率下降,影响最终塑形效果。恢复期间建议仰卧休息,使用软枕垫保护填充区域。
2、清洁护理
保持注射针眼处清洁干燥,术后48小时内避免沾水,可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轻柔擦拭。针眼结痂前禁止化妆或使用护肤品,防止感染。若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兆,需立即就医处理。洗澡时建议避开伤口区域,水温不宜过高。
3、限制活动
术后2周内禁止跑步、游泳、健身等剧烈运动,避免脂肪因血流加速而代谢过快。日常活动应缓慢轻柔,面部填充者需减少大笑、咀嚼硬物等表情动作。一个月内避免高温环境如桑拿、温泉,防止血管扩张影响脂肪存活。
4、规范用药
遵医嘱服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禁止擅自服用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以免增加血肿风险。若需使用消肿药物如迈之灵片,需严格按疗程服用。
5、观察复诊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定期复诊,医生会通过触诊和影像检查评估脂肪存活率。约30-50%脂肪会被吸收,3个月稳定后可考虑二次补充。若出现局部硬结、不对称或异常凹陷,需及时联系医生进行修复调整。
术后三个月内需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限制高盐高糖食物减轻水肿。避免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提高脂肪存活率。恢复期出现轻微肿胀、淤青属正常现象,可通过冷敷缓解。严格防晒防止色素沉着,6个月内避免减肥或剧烈体重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