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注意事项有什么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时需注意用药禁忌、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及长期随访。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缓解心绞痛,但需严格遵循个体化用药原则。
1. 用药禁忌
严重心动过缓、二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禁用β受体阻滞剂。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避免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用药可能加重肢体缺血症状,需谨慎评估。
2. 剂量调整
初始剂量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根据心率、血压及症状逐步滴定。目标静息心率控制在55-60次/分,但不宜低于50次/分。突然停药可能引发反跳性心绞痛,需在2周内逐渐减量。
3. 不良反应
常见乏力、头晕、肢端发冷等外周β受体阻断症状。可能掩盖低血糖反应,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部分患者出现睡眠障碍或抑郁情绪,必要时可更换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4. 药物相互作用
与地尔硫卓、维拉帕米联用可能加重心动过缓。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减弱降压效果。胰岛素及磺脲类降糖药合用需警惕低血糖风险。服用洋地黄制剂者应监测房室传导阻滞。
5. 长期随访
定期复查心电图评估PR间期变化。每3-6个月检测肝肾功能,调整经肝肾代谢药物的剂量。合并心力衰竭者需监测体重及活动耐量。出现新发呼吸困难或水肿应及时评估心功能。
使用β受体阻滞剂期间应避免剧烈体位变化以防直立性低血压。日常注意记录心率血压变化,运动前需进行热身活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咖啡因摄入。若出现严重心动过缓或晕厥需立即就医。长期服药患者每年应进行心肺功能综合评估,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