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小心往后仰摔到后脑勺了
摔倒后脑勺后可能出现轻微头痛、头晕,也可能引发脑震荡、颅内出血等严重损伤。后脑勺撞击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观察症状、冰敷消肿、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完善检查等。
1、观察症状
摔倒后需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持续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肢体无力或言语障碍。轻微撞击后可能出现短暂头晕,但若症状持续加重需警惕颅内损伤。婴幼儿摔倒后若出现异常哭闹、嗜睡或拒食,家长需立即就医。
2、冰敷消肿
后脑勺出现肿胀时可使用冰袋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冰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皮下出血,但需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造成冻伤。头皮血肿通常1-2周逐渐吸收,若肿胀快速增大可能提示活动性出血。
3、避免剧烈活动
撞击后24小时内应保持安静休息,避免奔跑、跳跃等可能加重脑震荡的动作。睡眠时可将头部垫高15度,有助于减轻颅内压力。儿童摔倒后需限制其剧烈玩耍,家长应持续监测精神状态变化。
4、及时就医
出现反复呕吐、抽搐、瞳孔不等大或行为异常时,须立即前往急诊。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硬膜外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急症。老年人或服用抗凝药物者摔倒后就医指征需更严格。
5、完善检查
持续头晕超过48小时需进行前庭功能评估,视力模糊者需眼科会诊。部分迟发性脑出血可能在24-72小时后出现症状,必要时需复查影像学。高空坠落或车祸等高速撞击后,即使无症状也建议完善检查。
后脑勺撞击后24小时内应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睡眠时需有人陪同观察。恢复期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饮食选择易消化的优质蛋白和新鲜蔬菜水果。两周内避免对抗性运动,若出现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不集中需神经心理评估。日常居家需清除地面障碍物,浴室铺设防滑垫,婴幼儿玩耍时需专人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