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是什么
新生儿败血症的症状主要有体温异常、喂养困难、呼吸急促、皮肤苍白或黄疸、反应低下等。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1、体温异常
新生儿败血症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发热时体温超过37.5摄氏度,体温不升时体温低于36摄氏度。体温异常可能与细菌毒素影响体温调节中枢有关。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四肢冰凉、皮肤花纹等表现。家长发现新生儿体温异常时应及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变化情况。
2、喂养困难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常表现为吸吮无力、拒奶、奶量下降等喂养困难症状。这与全身炎症反应导致患儿精神状态差、胃肠功能紊乱有关。部分患儿还会出现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家长需观察患儿每次吃奶的量及吃奶时的精神状态。
3、呼吸急促
呼吸频率增快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表现,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可能超过60次/分。严重者可出现呼吸暂停、呻吟、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表现。这与感染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肺部炎症反应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呼吸频率和节律的变化。
4、皮肤苍白或黄疸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可能出现皮肤苍白、发花、黄疸加重或退而复现等皮肤改变。皮肤苍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黄疸加重可能与红细胞破坏增加、肝脏功能受损有关。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等出血倾向表现。
5、反应低下
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常表现为嗜睡、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哭声弱等神经系统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惊厥、昏迷等表现。这与细菌毒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影响以及全身炎症反应有关。家长需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和肢体活动情况。
新生儿败血症病情进展快,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期间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注意保暖,遵医嘱按时给药。出院后需定期随访,观察生长发育情况,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减少感染机会。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新生儿免疫力,母亲需保持良好营养状态。日常护理中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体温变化等,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