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友病呢
血友病是一组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和深部组织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外伤后出血不止。血友病主要有血友病A、血友病B和获得性血友病三种类型。
1、血友病A
血友病A是由于凝血因子Ⅷ缺乏或功能异常导致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患者可能出现关节腔反复出血导致血友病性关节炎,肌肉血肿压迫神经引起疼痛,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治疗需定期输注人凝血因子Ⅷ浓缩剂,如冻干人凝血因子Ⅷ、重组人凝血因子Ⅷ注射液等,同时需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2、血友病B
血友病B由凝血因子Ⅸ缺乏引起,遗传方式与血友病A相同。临床表现与血友病A相似但程度较轻,常见牙龈出血、鼻衄及术后出血延长。治疗主要使用人凝血因子Ⅸ制剂,如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Ⅸ,严重出血时可联合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辅助止血。
3、获得性血友病
获得性血友病是因体内产生抗凝血因子Ⅷ抗体导致的非遗传性疾病,多见于产后女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或老年人。表现为突发皮下大片瘀斑、消化道出血等,需使用人免疫球蛋白、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治疗,急性出血时需应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Ⅶa注射液。
4、诊断方法
通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凝血因子活性测定可确诊。基因检测能明确遗传类型和携带者状态。新生儿脐带血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家族史阳性者建议进行产前基因诊断。
5、日常管理
患者应建立个人出血记录卡,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定期进行关节超声检查评估靶关节损害,接种乙肝疫苗预防血制品相关感染。出血发作时立即制动并冰敷,及时就医补充凝血因子。
血友病患者需终身随访,在血液科专科医师指导下制定个体化预防治疗方案。保持适度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功能,饮食注意补充铁剂预防慢性失血性贫血。患者及家属应接受遗传咨询,女性携带者妊娠期需进行胎儿基因检测。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血友病a和血友病b有什么不同
- 2 血友病血友病怎样用药
- 3 什么是血友病
- 4 血友病是怎样引起的
- 5 血友病a和血友病b区别
- 6 血友病怎么引起的
- 7 血友病是怎么引起的
- 8 血友病是怎么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