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原则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治疗原则主要包括疏风解表、调和营卫、清热利湿、养血祛风、健脾益气等方法。慢性荨麻疹多因风邪侵袭、气血失调、湿热内蕴或脾虚失运所致,中医治疗需辨证施治,结合个体体质差异调整方案。
一、疏风解表
适用于风邪外袭型慢性荨麻疹,表现为皮肤风团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常用方剂如消风散,含荆芥、防风等药物,可疏散风邪。风热偏盛者可加金银花、连翘,风寒偏盛者可加桂枝、麻黄。治疗期间需避风寒,忌食海鲜等发物。
二、调和营卫
针对营卫不和型患者,表现为风团反复发作、遇冷加重。代表方剂桂枝汤可调和营卫,含桂枝、白芍等成分。若兼气虚可加黄芪、白术,血虚可加当归、熟地黄。此类患者需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三、清热利湿
适用于湿热蕴结型,常见风团色红、灼热瘙痒伴口苦尿黄。龙胆泻肝汤为主方,含龙胆草、栀子等清热利湿药物。湿热较重者可加土茯苓、茵陈,大便干结可加大黄。治疗期间应禁食辛辣油腻,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四、养血祛风
针对血虚风燥型患者,表现为风团色淡、夜间痒甚、皮肤干燥。四物消风散为基础方,含当归、川芎等养血药物。阴虚者可加生地、麦冬,瘙痒剧烈可加白鲜皮、地肤子。此类患者需避免过度洗浴,可使用润肤剂。
五、健脾益气
适用于脾虚湿蕴型慢性荨麻疹,常见风团反复、食欲不振、乏力。参苓白术散为主方,含党参、白术等健脾药物。湿重者可加苍术、厚朴,气滞可加陈皮、木香。日常需规律饮食,忌食生冷,适当运动增强脾胃功能。
慢性荨麻疹患者除中医治疗外,应避免已知过敏原,穿着宽松棉质衣物,保持作息规律。饮食宜清淡,可适量食用薏苡仁、山药等健脾食物。情绪波动可能诱发症状,需保持心态平和。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反应,应立即就医。中医治疗需坚持2-3个月疗程,期间定期复诊调整方剂,不可自行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