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癌怎样检查
皮肤癌可通过皮肤镜检查、病理活检、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皮肤自我检查等方式诊断。皮肤癌可能与长期紫外线暴露、免疫抑制、遗传因素等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新生物、溃疡、色素改变等症状。
1、皮肤镜检查
皮肤镜是一种无创检查工具,可放大皮肤表面结构,帮助医生观察皮损的细微特征。通过皮肤镜能初步判断皮损的良恶性,如黑色素瘤常表现为不规则色素网、蓝白结构等。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需避免涂抹化妆品或药膏。皮肤镜检查适用于早期筛查,但对深部浸润性病变诊断价值有限。
2、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是确诊皮肤癌的金标准,包括切除活检、穿刺活检等方式。医生会取部分或全部可疑皮损组织,经染色处理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基底细胞癌可见基底样细胞巢,鳞状细胞癌可见角化珠和异型鳞状细胞。活检可能留下微小疤痕,但能明确肿瘤类型和浸润深度,为治疗提供依据。
3、影像学检查
CT或MRI用于评估晚期皮肤癌的深层浸润和转移情况。CT能显示肿瘤对骨骼或软组织的破坏,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判断神经或血管侵犯。影像学检查适用于直径较大、生长迅速或复发的皮肤癌,能发现淋巴结转移和远处器官转移。
4、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虽不能直接诊断皮肤癌,但可评估全身状况和肿瘤标志物。黑色素瘤患者可能出现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血常规可判断是否存在贫血或感染,肝肾功能检查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血液检查需空腹采血,结果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5、皮肤自我检查
定期自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皮肤癌,注意观察新发皮损或原有痣的变化。可采用ABCDE法则:不对称性、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直径超过6毫米、进展变化。检查时需在光线充足处观察全身皮肤,包括头皮、足底等隐蔽部位。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处理皮损。
日常需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正午阳光直射,使用广谱防晒霜并穿戴防护衣物。高危人群如长期户外工作者、有皮肤癌家族史者应每年进行专业皮肤检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增强免疫力。若发现皮肤出现经久不愈的溃疡、快速增大的肿物或色素痣突然变化,须立即至皮肤科就诊,切勿延误治疗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