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的征兆是什么
心脏瓣膜病的征兆主要有活动后胸闷气短、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晕厥等。心脏瓣膜病可能与风湿热、退行性变、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脏杂音、心律失常等症状。
1、活动后胸闷气短
心脏瓣膜病早期常出现活动耐力下降,轻度体力活动即可诱发胸闷气短。这与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可能伴随二尖瓣面容或口唇发绀。轻度患者可通过限制剧烈活动缓解,中重度需遵医嘱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药物改善心功能。
2、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二尖瓣狭窄患者易在夜间平卧时突发呼吸困难,需坐起缓解。这是肺淤血加重的表现,可能伴咳嗽、粉红色泡沫痰。建议睡眠时垫高枕头,急性发作时可使用硝酸甘油片,长期需规范服用螺内酯片等利尿剂。
3、心悸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常有心跳沉重感或心律不齐,与心脏代偿性扩大有关。听诊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可能合并脉压差增大。可遵医嘱使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严重心律失常者需考虑瓣膜修复手术。
4、下肢水肿
右心衰竭时会出现踝部凹陷性水肿,逐渐向上蔓延。与三尖瓣病变导致体循环淤血相关,可能伴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需限制钠盐摄入,配合托拉塞米片等利尿治疗,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5、晕厥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可能在突然站立或运动时发生晕厥,与脑供血不足有关。通常伴有心绞痛、喷射性收缩期杂音。需避免突然体位改变,重度狭窄者需尽早行主动脉瓣置换术预防猝死。
心脏瓣膜病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监测体重变化。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预防呼吸道感染。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瓣膜功能,若出现新发胸痛或水肿加重需立即就诊。根据病情选择球囊扩张术、机械瓣置换等治疗方式,术后需长期抗凝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