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肠息肉的治疗
炎性肠息肉的治疗方式主要有药物治疗、内镜下切除、手术切除、饮食调整和定期复查。
1、药物治疗
炎性肠息肉可能与肠道慢性炎症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美沙拉嗪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泼尼松片等药物控制炎症。药物治疗需结合肠镜复查评估效果,避免自行调整用药。
2、内镜下切除
直径小于2厘米的息肉可通过肠镜下电切术或黏膜切除术处理。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但需确保切除完整并送病理检查。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需禁食1-2天观察。
3、手术切除
对于多发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或病理提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者,可能需行肠段切除术。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选择需根据息肉位置和患者体质决定,术后需预防肠粘连。
4、饮食调整
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酒精和咖啡因。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有助于改善肠道环境,推荐食用燕麦、西蓝花等食物。每日饮水量应保持在1500-2000毫升。
5、定期复查
治疗后每6-12个月需进行肠镜复查,监测息肉复发情况。伴有溃疡性结肠炎等基础疾病者应同时治疗原发病。复查发现新生息肉应及时处理。
炎性肠息肉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注意观察排便习惯改变,出现持续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就医。治疗期间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复诊时向医生详细反馈。长期管理需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以降低癌变风险。




